返回

第3814章其命维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14章其命维新 (第1/3页)

    觉醒很难。

    个人的觉醒,往往都是个人利益在极度压榨之下,才会愤而挥刀反抗。

    而且这种反抗很多时候还是在发泄,未必是真正的觉醒。

    那么阶级意识和历史责任的觉醒,就自然更难了……

    光能知道这一点的,就已经很难了。

    而知道之后要做得到,那就是难比登天。

    类似于张韬抢夺他人收获之事,在封建王朝之中,并不是只有张韬一人这么干,也不是只有这么一例!

    就像是周树人说过,当房间里面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往往意味着阴暗的角落已经再也藏不下了……

    以为是五块钱扣四块,已经是压榨到了极致?

    不,连最后一块钱也想要夺走!

    封建统治之下,一级压榨一级,上头的命令就是天命,越是到底层,压榨就越是严重,严酷。

    大汉将所有人都分出三六九等,不管是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

    所以张韬没觉得自己去压榨寒门子弟有什么不对。

    苏明比自己地位低,所以苏明要上贡给他,难道有什么不对么?

    类似的场景,在几日间,于不同采集区域屡有上演。

    大族子弟凭借人多势众或家族名头,强行『征用』寒门子弟或小姓家族率先发现,或是有成熟经验的富饶地段,甚至直接抢夺部分收获。面对这等赤裸裸的欺压,大多数寒门子弟如苏明一般,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或被迫让出部分利益。

    这三四百年来,山东中原之地就是如此。

    在这种规则运作之下,个人即便是再有能力,若是得罪这些大姓豪门,也只能是寸步难行。

    (太史慈叹息一声。)

    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一件事情。

    如今的规则制定和维护者,是庞统,是骠骑军。

    当被欺压坊区的百姓,辛苦一天却因地段被夺而收获锐减,回到坊中看着稀薄的粥水和别坊的炊烟,怨气再也无法抑制时,他们选择的不再是向士族子弟申诉,而是直接找到了维持秩序的骠骑兵卒。

    『军爷!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张家的那些人,把我们那块好地方给强占了!还把我们收获抢走了不少!这让我们晚上吃什么啊!』一名老农拉着带队什长的胳膊,老泪纵横。

    那什长面色一肃,立刻便要记录上报。

    一旁的苏明见状,却慌忙上前阻拦,低声道:『军爷,军爷!使不得!些许小事,何必闹大?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张家势大,日后……日后我等还要在冀州立足啊!这颜面……』

    『颜面?』

    那骠骑什长猛地甩开苏明的手,声如洪钟,引得周围百姓纷纷侧目,『苏氏子!你弄错了!在俺们骠骑军这里,百姓能不能吃饱肚子,才是天大的事!你们什么颜面,能当饭吃吗??!』

    苏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平日里面多数时间都是笑呵呵的骠骑军什长,现在却是如此这般的严肃。

    骠骑军什长环视周边的百姓,看着这些面带菜色的民众,朗声说道,不带一丝的犹豫,『大将军和庞军师再三严令,凡事以民为本,以实绩为凭!岂能因畏惧豪强,便坐视百姓受欺、规矩败坏?!此事,必须上报!』

    苏明被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地退到一旁,心中五味杂陈。

    当日晚霞映天之时,南城门再次成为了焦点。

    庞统立于台上,面色冷峻。

    台下,张韬等几名行抢夺之事的士族子弟被押解在前,后面是黑压压的百姓。

    庞统也没有过多言辞,阐述什么大道理,而是直接命人宣读罪状。

    何时何地,强占何人所先发现经营之地段,抢夺几何收获,人证物证俱在。

    念毕,庞统扫过张韬等人:『尔等可知罪?』

    张韬本能的还想狡辩,但在庞统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之下,以及陈列详细的证据之前,终究泄了气,颓然低头沉默以对。

    『依律,杖责三十!所抢获物,追还受害坊民!日后采集地段,由军中统一规划分配,按序轮换,严禁私占强夺!再犯者,严惩不贷!』

    庞统厉声下令。

    军棍再次落下,击打的不仅是张韬等人的肉体,更是他们以及所有观望的大族子弟的骄矜之气。

    庞统又看向那些跟着张韬等人强抢的民众百姓。

    那些百姓不由得忐忑起来。

    『之前未有明令,并且汝等为从犯……』庞统接下来的话,让这些跟着张韬等人犯错的百姓松了一口气,『尔等今日基础补给照常,不予追罚。若有再犯,二罪合一,加重处罚,绝不轻饶!』

    至于那些被抢的百姓,庞统也给予了少量的补偿,并且表示因为他们没有及时上报,所以他们自己要承担一定的损失。

    百姓们闻言,顿时感激涕零,高呼『军师明鉴』、『骠骑万胜』。

    对于这些百姓民众来说,他们未必能够清楚庞统究竟是在做什么,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感受到了骠骑军的真诚。

    百姓民众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骠骑军是真的有管事,有维持秩序,有处理是非,而不是只在收取赋税的时候出现,一旦出现问题了就会半夜敲门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