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两道旨 (第1/3页)
片刻后,宋元义陪着一位身穿暗青色宫中制式绸缎长的半老太监走了进来,这位李公公生得白白胖胖的,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眉眼弯弯,看上去倒是颇为和气亲切的一个人。都市.
一进大厅,李公公便满脸堆笑地朝在场众人打了个千儿,半说半唱地道;“咱家给诸位夫人小姐们请安了。”
因为李公公不是行的正经的礼,所以这些个夫人们也没法回礼,只能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有位想来是跟李公公相熟的夫人,高声笑道;“今儿吹的什么风,把李总管吹到忠睿侯府里来了?”
李公公也不托大,笑着应道;“咱家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带些赏赐给宋六小姬,以贺她的及笄大礼的。”
这下观礼的诸位夫人们顿时有些坐不住了,私下里好一阵议论纷纷,而主座上的太夫人虽然看似一脸平静,嘴角略带些笑意,但眉梢眼角的得意之色却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儿孙争气,就是老人们最能拿出来得意的资本,自己家里头连柱日里不怎么成器的六丫头都这么给她长脸,她能不得意么?
就连对二房颇有些嫉妒的上官氏,也跟着沾了光,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及笄礼上能得到太后赏赐的闺秀,恐怕一只手都数得完吧,靖国公府杜家的大小姬曾经有过这份殊荣,再就是皇亲里头有一位旁支的郡主,及笄时得过太后娘娘的赏赐,上官皇后及笄是得过太后赏赐,其余的,还真没有。
众人对清语羡慕不已,不过大多都把目光投向安国夫人,都觉得是她在太后面前进了言,所以清语才会得到太后娘娘青睐的,莫说是别人·就连清语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认为自己这是沾了伯母的光。
李公公见众人艳羡的目光都看向安国夫人,不由得笑道;“咱家看,诸位夫人小姬们只怕是误会了,太后娘娘今儿的赏赐,可不是安国夫人求来的‘而是宋六小姐自己挣来的。”
此言一出,顿时如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的湖面似的,在众人心中荡起了层层的涟漪。
“自己挣来的?”这下子不仅是众位夫人们疑惑,就连当事人清语自己,也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李公公见众人疑惑地看向自己,忙笑着解释道;“宋六小姐于中秋游园会上曾做过几首诗,大家可还记得?”
宋元义有些不解地道;“还望李总管明示,小女的诗作下官也都看过,虽说还算整齐‘但的确不算佳作,比小女文采出众、立意深远的诗文实是不在少数,如何当得太后娘娘谬赞?”
李公公笑道;“宋大人谦虚了,令千金的诗,有一首当时并没有记录在案·而是被祭酒大人收走了,后来祭酒大人在回事儿时呈递给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看迂之后,感触良多,是以才有今日之赏。太后娘娘说了,能以矜贵之躯感念农夫的不易,宋六小姐实乃大善之人。
那首诗宋元义没听过原作,只知道自己的女儿吟过一首以烈日为题的诗·因为当时场面颇有些混乱·所以在祭酒大人念了一遍后,并没有人当场记录下来·那张纸倒是成了唯一凭据了,哪怕是诗作者清语本人,也已经记不完整诗的内容了。
李公公这一番解说并没有打消众人的疑惑,反倒是让众人更是好奇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