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两道旨 (第2/3页)
内容了,有位夫人朗声问道;“李总管这可是撩拨了我们的胃口了,到底是仟么诗,让娘娘这般推崇?李总管倒是念给我们这些妇人听上一听才好啊。”
李公公从袖子掏出一张纸,当着众人的面展开,笑道;“太后娘娘便是料到诸位夫人会好奇,所以命人抄了一份交给咱家,命咱家念给各位夫人听。咱家开始念了,夫人们请听好了!”
“烈日晴空似火烧,
野田阡陌百草焦。
农夫赤背炎炎下,
才子佳人把扇摇。”
前来参加观礼的人,都是有些身份的,在早些年也都是自命风流的才女,如今听了这首诗,觉得虽然用词粗浅,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可听后却不由得让人觉得汗颜。不过也有少数人,觉得农夫就该顶着烈日劳作,都是为了生活,根本不值得同情。
不管众人作何感想,趁着诸位夫人们走神去琢磨诗的含义时,李公公转头对清语道;“宋六小姐,请接旨吧。”
接旨这活儿,其实就是一个人欢喜,满屋子人跟着受累的事儿。
如果是皇帝或是太后亲临,这满屋子的人有半数以上是不需要行跪礼的,因为品级或是年龄的关系,会得到跪礼的豁免权,但是派人来传旨,却让这些夫人们不得不起身准备下跪了,就连太夫人都被两位丫鬟扶着,颤颤巍巍地起身,打算要跪下接旨,她大概是除了清语以外,最为心甘情愿的一个了。
李公公忙止住众人道;“别,诸位夫人不用跪,太后娘娘说了,宋六小姐一人接旨便可,大家不必拘束,还请都坐下吧。”
这种只让接旨人下跪领旨的先例也是有的,于是众位夫人便也都安心地坐回了原处。清语则在李公公不远处恭恭敬敬地跪下,这些待人接物的礼仪,安.人早就教过她了。
这时李公公将那写着诗的纸收回到了袖子里,双手交握,垂在身前,微微躬身,对着清语朗声念道;“奉太后娘娘口谕,兹有忠睿侯府六小姐清语,秀外慧中,温婉贤淑,以豆蔻年华,尚能心念苍生,善感天地,值及笄大礼之际,特赐明珠一盒、宫纱五匹,黄金千两,钦此。”
清语听到钦此二字,便知道李公公是念完口谕了,忙跪地谢恩道;“臣女多谢太后娘娘赏赐,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清语谢了恩,李公公避才点头笑道;“宋六小姐请起。”
清语依言起身,朝着李公公福身一礼道;“多谢李总管。”
李公公笑眯眯地道;“宋六小姐太客气了,好了,咱家的差使算是完成了·这就要回宫向娘娘复命了,各位夫人,咱家先告退了。”
这时太夫人朝着宋元义使了个眼色,宋元义忙会意地道;“李总管,下官送你。”
李公公笑道;“也好,有劳宋大人了·只怕您这一出去,还得迎一个人进来,也是顺便了。”
宋元义微微一愣,不明白他说的什么,却还是跟着他一起出了正厅,半路上想塞个荷包给李公公,作为跑路钱,李公公却笑着推拒道;“咱家是替娘娘办差,哪里敢收宋大人好处?若是哪日宋大人有事相托·再给不迟。”这说法,既是承了情,又有几分结交的意思,倒是弄得不善于处理人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