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 劝降 (第3/3页)
了惩罚奥斯曼苏丹,那只是对外说辞,好在理上站住脚,也就是师出有名。
在正义的外皮之下,真实目的就比较龌龊了。第一是权,打击奥斯曼帝国在两河流域的势力,消弱其控制权;第二是培植代理人,以此种方式扩张和保护大明帝国在此地的利益。
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权和利。啥正义不正义的,没有利益驱使,谁会不远万里舟车劳顿的跑到别人地盘上拼命玩。
但该怎么站住脚、扶持谁来当大明帝国的代理人,是个很复杂的课题,处理起来可能比作战还麻烦。玩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玩不好,很可能养虎为患。
眼下能担起此重任的只有一个人,王大头。他在西亚地区不动声色的耕耘了好几年,连埃及马穆鲁克贵族都能策反,人脉不可谓不广。
只是不知道他现在人在哪里,是否还活着。穆拉德四世连亲兄弟和功臣们都是说杀就杀,对于一个煽动叛乱的外国人应该不会太客气。
想把他救回来只有两种可能,一软一硬。软的是外交手段,礼部已经在着手实施了。一方面通过波斯人与奥斯曼朝廷取得联系,看看能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请英国人出面,以利诱之。
硬的是人质交换,只要能抓到比较高级的奥斯曼将领,就可以和穆拉德四世讲条件。他虽然性格暴虐,却不是蠢笨之人,掂的清孰轻孰重。
“万岁爷,咱们找的阿拉伯通译怕是当不成说客,此时想要说服守军投降,外人极难奏效,必须找能让守军将领信任之人,最少也应该熟识才好。
学生以为那些葡萄牙人说不定能担此重任,但需万岁爷首肯给他们些甜头,比如法外开恩,允许人员和船只离开此地躲避战火。”
金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沉默不语状态,看上去很闷,存在感很轻。但他的理解能力一点都不弱,很准确的把握住了皇帝的意图,然后还提出了具体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