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60 亲王驾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60 亲王驾到 (第2/3页)

比速度,一个是在地上跑,一个是在天上飞,太欺负人了!

    “杨尚书若是仍不放心,可以向后面车上的几位教授再打听一二。他们也是受陛下之命特意前来迎接奥兰治亲王殿下入京的,听说其中还有亲王曾经的下属,一起在军队中服过役。”

    眼见车厢里的人都不说话了,气氛有些尴尬,席尔瓦眼珠一转打算把祸水东引。今天去通州府馆驿迎接的队伍里除了他们三个正式官员,还有三位皇家学院的欧洲学者。

    “算啦……如果陛下有特殊叮嘱必会提前传谕,待将人送入会同馆再进宫讨旨吧。”杨嗣昌没有采纳,嘴上说得风轻云淡,面色间却有些讪讪然。

    欧洲学者在皇家学院中任教已经好几年了,人数从几个变成了几十个,至今礼部派驻欧洲各国的大使手中依旧拿着皇帝钦定的名单。

    只要发现目标立刻展开行动,无论说服开导还是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齐上阵,只要能把人弄回来就会立功受奖。

    与皇帝的热衷相比,满朝文武包括军方对这些西番都不太感冒,大家全不明白为何要从欧洲寻找人才。若论学富五车,翰林院里有的是,再加上以新学教授的皇家学院难道还不够用的吗?

    但接下来的发展就无法视而不见了,欧洲学者们不光有媲美四品官员的待遇,还慢慢开始涉足大明朝廷的日常工作了。从户部、兵部到建设部、工业部、化工部,连很多事关军方的绝密项目都获批参与了。

    这下难免令一些人心里感到悲切,合算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呗,放着好端端的博学大儒不理不睬,反倒弄来一群番邦委以重任。

    做为礼部尚书,杨嗣昌有工作便利接触到更多外国人和事情,大概知道皇帝的用意,也部分认同。但心里照样不太舒服,更不愿意去主动结交那些欧洲学者。

    正阳门外东江米巷,南会同馆。做为接待南洋和西洋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