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60 亲王驾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60 亲王驾到 (第3/3页)

国使节的主要场所,这些年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赶上重要节日,各国来朝的使节能多到住不下,只好让随从们去租住附近的民房。

    京城百姓倒是没那么多禁忌,附近的很多人家发现了商机,马上修缮自家院落,大多都是单独革出半个院子,专门短期租给入京使节的随从居住,买卖很是不错。

    而居住的外国人多了,又带来了另外一些赚钱的机会,比如开办外国风味的餐馆,替外国人采买货物。

    十几年下来,本来并不热闹的东江米巷完全换了模样,沿街的买卖家鳞次栉比,除了常驻会同馆的外国人光顾,还有一些好奇心比较重的本地人也喜欢来逛逛,买不买的看个新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华门外的北会同馆,由于漠北各族相继内附,不再有使节派驻,偌大的建筑物里只剩下日本、朝鲜、哈萨克、布哈拉和俄国有使节常驻,平日里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整条街冷冷清清的。

    不过这几日有些反常,时常会有马车停在侧门外,向院里搬运家具和生活用品。车身上漆着礼部字样,应该是在打扫整理准备迎接客人。

    能让礼部如此大举出动的客人来头自然不会小,可怎么想也想不出北边有哪个国家的君主配得上如此排场,除非一下子来好几个。

    这不没过几天答案就揭晓了,随着一大串马车依次停在大门口,客人终于露出了真容。其中两个是大个子,年纪五十左右,消瘦的脸庞配上绿油油的眼珠子,再加上卷曲的橘色毛发,标准的欧洲人长相,还是红毛番。

    跟他们在一起的是个小个子,年纪相仿,胡子挺浓密但头顶光秃秃,大冬天的也不知道戴帽子,一下车就让北风给吹抽抽了。

    后面的马车里又依次下来好几位欧洲人,但都有个共同特点,身上穿的衣服与大明人差不多,显然不像前面三个初来乍到,应该在大明生活过不少日子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