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4 红海4 (第3/3页)
从6000公里之外的科伦坡港转运,另外还得带上工匠,本地的工匠只会用夯土建城,对砖石建筑没什么机会实践。
除了苏伊士港,法奥港也是类似情况,海军不是掏不起这笔钱,只要把建设计划报上去,以两个港口的战略价值,总参谋部大概率会批准。
哪怕军费不足也可以向税务部和户部提交申请动用特别经费,或者直接从日月银行借款,只要皇帝点头了,几百万枚银币分分钟拿到手。
但海军参谋部没这么干,因为所有军事设施都有追责期,在这个期限内如果被发现有任何玩忽职守的问题,海军参谋部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都要负责,无论在职与否,甚至人死了家属仍旧要吃瓜落。
这不仅是军法,而是新大明律里的明文规定。这些年大理寺、刑部和翰林院最大的成绩就是对新大明律的修补,几乎每年都有新法条增补,也有陈旧的法条被撤下。
不修建完备的防御工事,是不是能靠增派驻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呢?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如果海军陆战都司兵力不足,可以把两座港口的防御任务移交给陆军,只负责后勤补给。
然而还是同一个问题,成本太高。这两座港口都挺富裕,唯独缺乏一种东西,食物!当地基本不产粮食,也没多少牧民,所有人的吃喝都靠交换。
如果派驻太多军队,安全倒是安全了,吃喝住行就有点麻烦了。本地提供不了这么多吃喝,那就还得从科伦坡港运。而且是不停的运,驻扎多久运多久,不分春夏秋冬刮风下雨。
恩鸟港的驻军曾经有段时间就是完全靠后方补给存活的,然而当地有自力更生的条件,只要渡过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可苏伊士港和法奥港没有自给自足的条件,至少目前看不到。
既不能大兴土木,又不能大军云集,难道说这两个屁大点的港口城市就没法有效防御吗?海军参谋部给出了否定答案,突破口就在屁大点这三个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