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4 悲观的战略家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94 悲观的战略家2 (第2/3页)

能在第二十一年就认定这个人犯错了呢?

    其实你有一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大概也就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了。

    大明帝国有上亿人口,还有众多生产枪炮和弹药的工厂,同时具备所有原材料。可它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军队,以至于无法兼顾三路防御。

    如果把这件事交给我做,差不多也能在半年之内装备出几十万甚至百万经过初步训练的军队。你觉得大明帝国的将军们有没有可能都不如我?或者是他们掏不出这笔钱?”

    特罗普和科恩都属于对亚洲和大明帝国有比较多了解的欧洲人,但细分起来还是有不小区别的,主要体现在角度不同。

    特罗普更像个专科生,主要针对大明帝国的军事体系做了尽可能多的调查和研究,尤其是海军,这与他的职业息息相关。

    科恩则更像研究生,在任期间对大明帝国包括景阳皇帝和几位重臣做了多方面的观察分析,关注点从政体、经济、军事到人文、历史,几乎涵盖了所有。

    出发点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涉及广度不同、接触深度不同,导致了他们俩对同一个人和同一个国家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具体到这场战争,科恩应该更有发言权,毕竟他和战争双方的高层都当面沟通过,充分了解起因和目的,也能正确评估两边的实力,然后就产生了一种疑惑。

    从他听到、看到、掌握到的双方军事实力方面评估,大明帝国是明显占优的。如果态度再积极一些的话,甚至有可能转变战场态势,用犀利的进攻让欧洲联军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然而从准备到行动已经快一年时间了,大明帝国好像突然得了重病,变得非常迟钝,除了调集现有军队做出防御姿态以外,竟然没有丝毫主动进攻的意思,这很不符合景阳皇帝乃至大明军方一贯先发制人的作风。

    为什么会这样,联军将领们一致认为是大明帝国兵力不足所致。亚洲的陆地面积比欧洲大了好几倍,还有东起日本海西至阿拉伯海的众多海洋,以一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