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4 悲观的战略家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94 悲观的战略家2 (第3/3页)

力掌控,必然要面临兵力过于分散的窘境。

    如果仅是面临某个欧洲国家,比如西班牙的挑战,大明帝国还能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占据优势,可一旦遭遇整个欧洲的联合进攻,必然会顾此失彼难以支应。

    但科恩始终不认为大明帝国是因为力有不逮才在恩鸟港露出了败相,因为这场战争并不是欧洲各国主动挑起的,反而是大明帝国起的先手,欧洲各国属于被动应付。

    纵观景阳皇帝几十年来的东征西讨,其中多一半全是主动出击,且从没有露出过疲态。按说这次主动挑衅欧洲各国应该也是做足了万全准备,不应该一照面就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所以说恩鸟城的陷落并不不能说明欧洲联军占据了上风,说不定又是一个事先挖好的陷阱,这也最符合大明皇帝的一贯风格。

    “……是啊,他们拥有200艘以上的战舰,还有数量差不多的武装商船。就算要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一部分,这里也不应该只有十几艘?”

    既然能主动去亚洲观察了好几年,特罗普肯定也不是顾头不顾腚的鲁莽之辈,听完了好友的分析马上也意识到大明海军的兵力部署出现了严重失衡。

    然而光觉出可疑没用,想说服伯恩哈德乃至联军各路将领不要被暂时的胜利蒙蔽,就要拿出更确切的情报,比如大明海军的主力有可能在什么地方。

    “你还记得去年发生在美洲西海岸的海战吗?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搞清楚,大明皇帝为什么要去主动攻击美洲的西班牙舰队?

    如果他能把用于美洲的兵力全投入到小亚细亚,再加上波斯人的协助,这时候奥斯曼帝国恐怕已经不存在了。

    完全控制地中海东岸的土地,等于掐住了欧亚之间的陆地咽喉,是不是比消灭十几艘西班牙战舰更有战略价值?”

    见到特罗普没有粗暴否定自己的分析,也对大明帝国的战略部署产生了疑问,科恩才愿意继续往下说。这次他不再局限于欧洲联军与大明军队的正面对抗了,而是将眼光放开,从全世界的角度寻找蛛丝马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