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9 政策调整3 (第2/3页)
营化工厂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大明本土冒了出来,多年下来,虽然在经营管理上化工部始终没放松,也没出过太恶劣的生产事故,副作用却越来越显著了,泄密!
化工产品有很多种类经过简单处理都是能军民两用的,而这些产品如果能妥善保密的话,外人又是非常难以仿造的,甚至在很多年内连原理都搞不清。
可一旦被泄密,让外人搞清楚了技术细节和配方,想拦也是拦不住的,而且不见得发展的早就能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偶然性很强。
如此大杀器岂能轻易示人!现在战争基本结束了,帝国经济也走上了正轨,国际环境趋于平稳,洪涛终于能腾出手来整顿内务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规范各行各业,从无序的野蛮发展转向有序的平稳进步转化。
“嗡嗡嗡……嗡嗡嗡……”
饶是在座都是经历过改革全程的朝廷重臣,对皇帝的奇思妙想已经习以为常,听闻此事之后仍旧有些错愕和惊诧。一时间养心殿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连君前礼仪都顾不上了。
分级制度,听上去好像挺简单,只要各部门将负责的产业全都按照重要性分成几等即可。实则不然,朝廷为了管理方便才设置了各部,可各行各业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全是相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把这套制度设置得能平稳运行,必须由各部门之间无数次平衡和妥协,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才有可能实际执行。
当初皇帝要改革朝政,也没敢一上来就全面铺开,只能借着李贽担任两广总督的便利先在治下小范围尝试。等见到了效果再设立特区扩大范围,经过多年缝缝补补把所有大漏洞全堵上之后,才几个省几个省的逐步推广。
而这次的分级制度,不管从规模还是牵扯面或者难度上都不比当年的改革规模小。却不再设立特区,一下子就全面铺开,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呢?
“启禀陛下,分级制确实针对时弊应有奇效。然牵扯颇大,是否该设立特区以观后效?”
下面议论纷纷,皇帝却稳如泰山毫不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