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81 又一代人要谢幕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81 又一代人要谢幕了 (第1/3页)

    用处嘛,太大了。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数据不光能用在战前估算,还可以用在战后的赔偿方面。

    只可惜今天的第一个被宰对象有点穷,穷的礼部尚书都不太好意思张嘴要钱。和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比起来,沙皇俄国连个叫花子都不如,朝叫花子伸手要钱于心不忍呐。

    “杨尚书,可否考虑割地?”

    在座官员听惯了几百万上千万的数目,猛一听几十万都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有人开始打歪心思了,没有喜儿和喜儿她娘是吧?那就要你们家的地!

    “李总理,万万不可!沙皇俄国与大明交界之地荒无人烟,夏天蚊虫肆虐泥沼遍布,冬天地冻三尺坚硬如铁。莫要说耕种,修条土路皆不能存留,拿来何用!”

    穷凶极恶要割地赔偿的是海关总理李天经,他能接触到的国家大多在南边,大明与沙皇俄国也没有正式商业交往,对其知之甚少。

    回答李天经问题的则是建设部尚书陈家树,他倒是没去过沙皇俄国的领土,可左侍郎熊三拔去过,回来之后叫苦不迭。如果真让沙皇俄国割地赔偿,肯定得先由建设部打通道路,这个活儿没法干!

    “确实,学生也以为割地不妥!”和陈家树怀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副总参谋长谭不明,从军方的角度上考量也是不愿意继续扩大北方领土的。

    现在的北方都司已经算得上大包袱了,成年累月守在荒无人烟的沼泽树林中,一仗没打过,伤亡率却是全军最高的。猛虎、熊、狼群、蚊虫、洪水和冰天雪地,随时随地能要人命。

    另外补给成本也高得惊人,在和平时期运过去一百公斤物资,最少也得耗费三百公斤以上的给养。要是再弄一大片这样的土地回来,每年的军费又得上涨两成。

    其实军方对花钱倒不是很在意,怕的是钱花出去了啥有用的东西都换不回来,比鸡肋还不如。

    “不如将俘虏的几万士兵扣下,好歹都是青壮,可以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