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章 决赛名单出炉,两个小时后见 (第3/3页)
维抗疲劳的能力。
就是不够好。
这也是他经常发挥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其次就是。
他也高估了自己的呼吸能力。
虽然不是没有做过呼吸与节奏训练,但高步频可能迫使呼吸频率被动加快,如步频与呼吸频率的比例失衡。
导致呼吸深度变浅。
氧气摄入效率下降。
影响肌肉供氧的持续性。
他的比赛呼吸能力经常会出现紊乱。
这个问题,他的教练和他自己说过。
但是很可惜,他一直没有改过来。
像这样跑下去。
步频-步长耦合效率失衡。
迟早的事情。
也难怪他明明Pb这么好,又正值壮年巅峰。
又没什么伤病。
结果每一次一到大赛就连个10秒都打不开。
甚至连个10秒10打开都困难。
简直是离了大谱。
还想要接班汤普森。
这换个他们国家的田径迷。
谁都得气死。
果然进入途中跑,
“步频达峰时步长未同步增长”的矛盾,就开始出现了。
此阶段最优策略应为步频逐步提升的同时步长递增5%-8%,而其“步长稳定”模式会导致速度提升斜率低于理论峰值。
而如果不能同步增长。
前面采取的快速短促的蹬地方式,反而会导致导致垂直冲量与水平冲量比例失衡。
会变成该技术下小腿三头肌与股四头肌的激活时序差约8-10ms,较理想状态延长,导致水平推进力占比降至55%以下。
等于一进入途中跑。
就损失约3%-5%的有效推进力。
当然还好有马蒂纳这个卧龙凤雏。
也不知道是不是200米投入过多。
进入途中跑后。
可能是忘记了100米怎么跑。
重心投影点波动幅度过大。
这样就会产生额外的机械能耗。
加上关节刚度调节滞后。
踝关节、膝关节在支撑相的刚度匹配是加速关键。高步频下,其关节刚度调节响应时间长于步频周期。
直接导致自己支撑末期出现“过度缓冲”——
让自己膝关节屈曲角度较理想值增加至45°-50°,延长蹬地时间0.01-0.02秒,破坏自己步频节奏稳定性。
这两人简直是在比烂。
看谁发挥更烂。
看的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结果就变成了。
苏神和鲍威尔一路领先。
差距越来越大。
鲍威尔在途中跑阶段出色的速度保持能力和强大的跑步动力,使他在比赛中通常会采取主动领跑、压制对手的比赛策略。
但是这个策略和苏神跑的时候用不了。
毕竟启动和加速。
现在谁赢得了这个黄种人的男人呢?
在一些比赛中,鲍威尔在途中跑阶段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其他选手很难超越他。
但是这种感觉和苏神比的时候,几乎是一次都没出现过。
好在。
老鲍也很快习惯了这种感觉。
毕竟跟着苏神可以正常发挥。
不用担心自己发挥失常。
这样看起来也是好事。
极速爆发后。
前两名的悬念早就没有了,只是拉开这么多。
李韬瞬间就判断出来。
后面肯定也寄了。
因此当场他就断言。
“张培猛应该稳了。”
“这组选手应该很难突破9秒90。”
……
“比赛已经没有悬念,苏神和鲍威尔前后过线。”
“稳稳晋级。”
事实上。
也是这样。
你别说突破9秒90。
在苏神和老鲍放水冲过终点后。
鲍威尔的成绩是第二,跑出了9秒89。
他不是不能跑的更快,只是已经锁定第二必定晋级,没必要再跑。
毕竟他的年纪也渐渐大了。
他想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最后一枪。
即便是在科学训练状态保持的再好。
因为有一定的心理程度问题,所以如果不是很有把握。
面对盖伊。
他毕竟还是负多胜少。
需要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而苏神这一枪就比较可怕了。
竟然直接冲到了9秒72。
你要知道这场比赛是……
0.1米每秒的风速。
就是说基本上没风速。
也就是说他这里输出的硬实力比博尔特刚刚还要可怕。
毕竟博尔特那一枪的风速比他这一项还要稍微大一点。
而他在风速更小的情况下,跑出的成绩却更好。
苏神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状态这么好。
看起来。
兰迪说的果然没错。
高科技的进步。
是现代体育。
绝对不要抗拒。
要尽量拥抱的东西。
就比如他刚刚跑起来的脚感。
在这一双针对莫斯科特制的钉鞋下。
只能说是如履平地。
一点水的感觉都感觉不到。
甚至。
还有一定的脚感加持。
因为。
下雨天的话,跑到会变得相对松软。
这也是博尔特为什么说自己喜欢跑下雨天的原因。
这一来二去。
坏的都去了。
好的都留了。
想不快都不行。
而这一组的第3名。
凯斯顿·布莱德曼。
竟然连10秒都没有开。
成绩只有10秒08。
而另一个他的比烂兄弟马蒂纳。
更惨只有10秒09。
那就不用看了。
这一组他们两个都不可能晋级。
“好,那么小q就确定了。”
“最终小q拿下的人是我国的张培猛,以及美国队的罗杰斯。”
“最终晋级的选手是第1组的赵昊焕布雷克。”
“第2组的博尔特盖伊。”
“第3组的苏神鲍威尔。”
“以及两个小q张培猛和罗杰斯。”
“大家可以稍作休息,但是不要离开太久,两个小时后让我们共同期待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男子飞人大战决赛的现场。”
“到时候谁是今年最快的人。”
“马上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