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章 半决赛开枪!噩梦在自己这里画下句号就好 (第2/3页)
光下格外扎眼,他的八步上栏节奏沉稳,此刻只需要稳住节奏就行。
至于第4道的法国选手加菲尔德·达里恩、第7道的巴巴多斯选手谢恩·布拉斯瓦伊特等也纷纷调整姿态,八步上栏的传统技术动作整齐划一,与谢文君的七步上栏形成鲜明对比,赛道上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竞争气息。
数秒后。
谢文君的臀部缓缓抬起,后脚蹬地肌肉群同步收紧,脚掌紧紧贴合起跑器踏板,如同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
他的上半身保持40°前倾,目光依旧锁定第一个栏架,呼吸刻意放缓,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听枪-蹬地-七步衔接”的闭环上。
此时的“鸟巢”陷入极致寂静,数万名观众屏住呼吸,握紧拳头,等待着那道红色身影用七步上栏撕开赛道。
嘭——————
“比赛开始!”
刘祥也明显有些压不准时间,但还是跟着说道:“比赛开始了。”
发令枪响的瞬间,谢文君的蹬地爆发力瞬间爆发。
后脚蹬离起跑器的刹那,髋、膝、踝三关节同步伸展,产生强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同时曲臂前摆带动上半身向前俯冲,七步上栏的节奏即刻启动。
他的起跑反应时达到0.138秒,虽略逊于舒本科夫的0.132秒,但七步上栏的技术优势从第一步就开始显现。
第一步步长精准落在1.45米,随后每一步步长以5厘米的幅度稳步递增,步频保持,既快又稳,没有丝毫拖沓。
相较于八步上栏选手需要在启动后刻意调整步频来衔接上栏,谢文君的七步上栏更显紧凑高效。前两步他快速建立加速节奏,双腿如小马达般交替,上肢曲臂摆臂与腿部动作形成1:1协同配比,力量传导流畅无阻。
第三步开始,他的身体重心逐渐前移,为上栏做准备,步长进一步扩大。
却依旧保持步频稳定。
没有出现八步上栏常见的“节奏卡顿”;第五步时,他已逼近第一个栏架前3米处,目光始终锁定栏架顶端,核心肌群进一步收紧,确保身体姿态稳定。
第六步,蹬地力量明显加大,脚踝弹性势能快速积蓄。
第七步,也是最关键的起跨步,他的后脚精准踩在距栏架1.2米的起跨点,蹬地瞬间将积蓄的爆发力全部释放。
身体如积蓄已久的弓弦。
弹弓一射。
快速般向栏架跃去。
整个七步衔接过程,谢文君的动作如精密仪器般精准,没有丝毫多余晃动。从蹬地启动到起跨上栏,七步节奏一气呵成,比传统八步上栏少一步的优势,让他在第一个栏架前就抢占了0.02秒的微弱优势。
当他的身体腾空而起,双腿交替跨过栏架时,红色身影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栏间过栏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既避免了过高过栏浪费时间,又防止了擦栏风险,完美诠释了七步上栏“紧凑、高效、精准”的核心要义。
反观舒本科夫,虽然起跑反应更快,但八步上栏的节奏相对拖沓,第八步起跨时才勉强追上谢文君的上栏节奏,蓝色身影腾空过栏时,身体姿态略显僵硬,过栏高度达到15厘米,额外消耗了部分能量。
帕皮隆的八步上栏则中规中矩,步频虽稳,但步长不足,导致上栏瞬间落后谢文君半个身位。
第一个栏架过后,谢文君的红色身影已占据微弱领先,七步上栏带来的启动优势,让他在赛道上率先建立起节奏掌控权。
“启动不错,在第一位集团!”
第二栏的较量,谢文君将七步上栏的后续优势进一步放大。
栏间跑阶段,他延续了紧凑的步频,以三步衔接完成栏间过渡。
这与他七步上栏的节奏形成完美契合,步频保持在每秒4.2步,步长稳定在1.8米,每一步都踩在精准的节奏点上。
他的上肢摆臂依旧保持曲臂姿态,肘部贴近躯干,摆臂轨迹与身体前进方向完全一致,风阻系数降至最低。
下肢蹬地时,髋部转动幅度精准,大腿前摆与摆臂形成协同发力,肌肉收缩与放松的交替效率极高,几乎没有无用功消耗。
过栏瞬间,他的身体重心控制极为出色,躯干前倾角度保持在35°,双腿交替流畅,落地时脚掌缓冲迅捷,瞬间将落地冲击力转化为推进力,没有丝毫停顿感。
不过舒本科夫也不弱。
今年他的实力和稳定度似乎是比几年前更好。
此时已进入状态,八步上栏后的栏间跑步长达到1.9米,试图凭借步幅优势缩小差距,但栏间三步的节奏略显仓促,落地时身体晃动明显,浪费了部分速度。
帕皮隆则在栏间跑中出现步点偏差,不得不微调步频,导致速度进一步下滑。第二栏过后,谢文君的领先优势扩大至0.05秒,红色身影在赛道上愈发醒目,七步上栏带来的“早期节奏优势”,让他始终牢牢掌控着比赛主动权。
第三栏,赛道格局逐渐清晰。
谢文君的七步上栏技术已完全进入“自动化”状态,栏间跑的三步衔接愈发流畅,身体姿态舒展而从容。他的核心肌群始终保持刚性,避免了栏间跑时的身体晃动,让每一次蹬地的力量都能精准作用于推进方向。
髋部灵活性极强,过栏时髋部转动幅度达到40°,比舒本科夫多出5°,这让他的大腿前摆更充分,过栏动作更舒展,进一步节省了时间。
过栏后,他的落地缓冲时间仅为0.1秒,远低于舒本科夫的0.12秒,这一细微差距在高强度的跨栏比赛中,逐渐累积成明显优势。
舒本科夫不愿就此落后,开始刻意提升栏间跑步频,试图缩短栏间时间,但八步上栏的技术惯性让他难以快速调整,步频提升的同时,步长明显缩短,整体速度不升反降。
帕皮隆则彻底被拉开差距,栏间跑节奏混乱,过栏时出现轻微擦栏,速度进一步下滑。第三栏过后,谢文君已领先舒本科夫一个身位,红色身影如一道闪电,在赛道上快速推进,七步上栏带来的“节奏碾压”,让他在前三栏就建立起稳固的领先优势。
“前几个栏表现不错呀,目前稳住了局面!”
“应该是在第一,表现不错,阿君!”刘祥也同样有些激动。
解说的感觉和自己比赛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更有一种代入别人比赛的感受。
砰砰砰
第四栏。
谢文君的表现依旧稳定。他的七步上栏技术不仅体现在启动阶段,更贯穿于全程的节奏把控中。
每一次过栏的起跨点、过栏高度、落地缓冲,都保持着高度一致的标准动作,这种稳定性正是七步上栏技术打磨到极致的体现。
他的呼吸依旧均匀,胸腔扩张幅度平稳,没有出现急促喘息的迹象,显然七步上栏带来的高效发力模式,让他的体能消耗相对更小。
过栏瞬间,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前方栏架,眼神专注而坚定,没有丝毫松懈。
舒本科夫此时也已经渐渐进入了自己的状态,虽然面部因用力而微微扭曲,颈部青筋凸起,可栏间跑的步频愈发提高,接近谢文君的水平,但因为节奏问题,步长不足的短板依旧明显,始终无法缩小与谢文君的差距。
法国选手达里恩则凭借丰富的经验,稳步提升节奏,与帕皮隆形成第二梯队,但与谢文君、舒本科夫的差距已扩大至一个半身位。
第四栏过后,谢文君的速度达到峰值,红色身影在赛道上如行云流水般前进,七步上栏带来的优势,已让他成为赛道上不可撼动的领先者。
第五栏,谢文君的七步上栏后续效应彻底爆发。
栏间跑阶段,他的步频与步长达到完美平衡,步频稳定在每秒4.1步,步长保持在1.85米,两者的完美结合让他的速度持续维持在高位。
过栏时,他的身体腾空高度依旧控制在最佳范围,双腿交替如剪刀般流畅,落地时脚掌蹬地瞬间发力,将落地能量高效转化为推进力,形成“过栏-落地-加速”的良性循环。
此时的他,脸上没有丝毫疲惫感,肌肉线条虽紧绷却透着一种“收放自如”的松弛感,显然还未完全用尽实力。
可不仅仅只是他的第五栏过得不错。
其余人也挺好。
尤其是俄罗斯选手和牙买加选手这边。
第五栏过,赛道格局迎来关键转折。
俄罗斯名将舒本科夫终于彻底进入最佳竞技状态,八步上栏的技术惯性被完全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酣畅淋漓的加速冲刺。他前期略显僵硬的身体姿态彻底舒展,髋部转动幅度从40°提升至45°,栏间跑步频猛地飙升至每秒4.3步,步长也同步扩大至1.9米,远超之前的1.8米。
蓝色身影如按下加速键般迅猛向前,与谢文君的差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牙买加选手汉斯勒同样完成了状态爆发,他摆脱了前几栏的节奏拖沓,八步上栏的衔接愈发流畅,栏间跑三步的步频稳定在每秒4.2步,步长保持1.85米的高效区间。
过栏时,他的身体腾空高度精准控制在12厘米,落地缓冲时间缩短至0.11秒,每一次蹬地都带着强劲的爆发力,黄色身影紧紧咬住前方,与舒本科夫形成“双雄追赶”的态势,原本被拉开的差距快速缩减,逐渐逼近谢文君的红色身影。
谢文君虽仍占据领先,但舒本科夫与帕皮隆的强势反扑已形成压力。舒本科夫凭借更具力量感的蹬地发力,栏间推进力提升明显,每一次过栏后都能瞬间衔接加速,没有丝毫停顿。
牙买加人则靠着稳定的节奏把控,一步步缩小与前方的距离,三人之间的差距从一个半身位快速压缩至半个身位,赛道上形成“红、蓝、黄”三道身影齐头并进的紧张格局。
法国选手加菲尔德·达里恩被这股冲刺浪潮甩开,虽依旧保持稳定节奏,但已无力参与第一梯队的竞争。
巴巴多斯选手谢恩·布拉斯瓦伊特及其他选手则彻底落入下风,只能目送前三甲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布拉斯瓦伊特看起来状态就没有调整的特别好。
他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加入第一集团的争夺。
第六栏前,赛道上的空气几乎要被三道紧咬的身影点燃。
谢文君依旧将七步上栏的节奏优势贯穿始终,栏间三步衔接如行云流水。
没有丝毫卡顿。
他的起跨点拿捏得依旧精准,后脚蹬地时发力扎实,身体腾空瞬间躯干保持稳定前倾,双腿交替舒展而利落。
过栏时几乎听不到与栏架的摩擦声。
落地后脚掌缓冲迅捷,瞬间将冲击力转化为推进力,始终牢牢把控着自己的节奏。
但舒本科夫的势头已如破竹之势。
这位俄罗斯名将彻底挣脱了前期的节奏束缚,栏间跑的步伐愈发舒展有力,每一步都带着碾压式的推进感,髋部打开幅度远超此前,过栏时身体腾空轨迹更平,落地后无需多余调整便即刻衔接下一步加速,蓝色身影与红色身影的距离已近在咫尺,几乎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舒本科夫今年的实力的确是远远的超过了两年前。
也难怪他是今年的冠军人选。
大赛能开13秒的人。
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绝对实力。
汉斯勒同样没有松懈,黄色身影如同紧贴赛道的旋风,他微调了栏间跑的节奏,起跨前的步点愈发紧凑,过栏时身体重心压得更低,减少了空中停留时间,落地蹬地的爆发力持续攀升。
始终紧紧咬住前两位。
三人形成的第一梯队如同一条绷紧的直线,丝毫没有拉开差距,“鸟巢”的欢呼声也随之变得愈发急促,每一次过栏都伴随着全场的屏息与呐喊。
“舒本科夫赶得很急啊。”
“逐渐在缩小差距。”
刘祥则是站在运动员的经验说道:
“不要和他硬拼,把第一让出去也没关系,毕竟后面还有一枪。”
“记得保存体力,保存体力啊。”
这就是运动员和解说员站的立场不同。
导致他们解说的角度也完全不同。
第七栏,舒本科夫完成了关键反超。
他抓住谢文君过栏后短暂的节奏调整间隙,栏间跑的步伐突然提速,蹬地时腿部肌肉爆发出更强的力量,身体如离弦之箭般向前窜出,过栏时髋部转动更为灵活,双腿交替的速度快于以往。
蓝色身影瞬间从谢文君身侧超越。
占据了领先位置。
谢文君虽被反超,但并未慌乱,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技术节奏,过栏动作规范依旧。
他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这一点他已经不是愣头青了。
08年的时候,他只能看着刘祥在这个鸟巢上安然落幕。
现在他。
只想要把红色的身影留在鸟巢的决赛现场。
把刘祥没有完成的遗憾。
在这里完成掉。
只是感受到身后牙买加人逼近。
看起来第二都不准备留给自己。
他下意识地收紧核心,摆臂幅度略微加大,试图稳住阵脚。
汉斯勒则趁机缩小差距,他的过栏动作愈发激进,起跨点稍稍提前,身体腾空时前腿伸展更充分,紧紧跟在谢文君身后,随时准备寻找超越的机会。
这是没有超级选手的时代。
那么抓住机会就有机会登顶。
这对于普通的运动员又何尝不是一种刺激。
第八栏,赛道格局进一步明朗。
舒本科夫一旦占据领先,便彻底掌控了比赛节奏,他的栏间跑愈发从容,每一步都踩在精准的节奏点上。
过栏时身体姿态舒展而稳定。
没有丝毫急于求成的浮躁。
蓝色身影如同赛道上的领航者。
逐渐拉开与身后两人的距离。
谢文君则面临着汉斯勒的强势冲击。
牙买加人的后程爆发力彻底爆发,栏间跑的推进力越来越强,过栏时的腾空高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落地蹬地的瞬间爆发力十足,黄色身影与红色身影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在栏间跑阶段一度并肩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