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田改之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田改之难】 (第1/3页)

    嬴扶苏只是看到了这麦仁饭,于是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随口说了出来。

    扶苏自己倒是知道这是能够改变整个口粮结构的事情,但其实也没怎么当回事。

    并没有将这个事情,当做什么大事来看待。

    只是觉得面条馒头肯定要比小米饭好吃,口感不能同日而语。

    一开始,小米饭和麦仁饭,吃着还行。

    这么多天以来,早已经味同嚼蜡。

    嬴扶苏心里早就在暗中腹诽:小太爷想吃面条……什么刀削面、臊子面、油泼拉条子、菠菜面……想吃……嘤嘤嘤……这落后的古代人……

    但关于种植冬小麦的事情,听到冯劫耳朵里,却如同晴天霹雳!

    冯劫监察百官,辅助左右丞相处理国政,自然是懂的。

    土地和农事,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东西!

    秦灭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这样统一度量衡的政策,推行得很是顺利,并没有遇到多少阻碍。

    但由于缺少基层官吏,导致皇权下不了乡,只能管理到郡县。

    这改制最重要的,也是其中最难的,土地改制,却总是困难重重。

    原本六国的土地,大都归士大夫后裔的世族国民所有,寻常庶民很难有耕种的良田。

    而六国有很多地方,甚至还在沿用几百年前的井田制。

    对土地的利用率低下不说,还涉及六国众多老世族的核心利益。

    这里说的老世族,不光是那些贵族大臣。

    还包括了原本六国的世族封地和村子。

    你敢将我们村国民的田,分给那些奴隶和贱民,我们一个村就敢跟秦人血战到底。

    而那些庶民,自己没有田,又只能依附于老世族村子。

    帮世族种田,换取少量口粮。

    类似于长工,但其实比奴隶还不如。

    西周以来数百年,都是这样。

    秦国能十几年之内灭六国社稷,却对这些六国旧民的村子也没什么办法。

    如果只是一个村子,可以轻易灭了。

    可总不能把天下的村子,全都一次杀完了吧?

    只能徐徐图之。

    当年商鞅变法的时候,一开始也不敢轻易去动田制的改革。

    实际上卫鞅入秦,最先提出来的就是农恳变法。

    但是整个变法前九年,都没有动过田制。

    直到变法的第七年商鞅率领秦军,围攻魏国都城安邑,打败魏国,携战胜之威,力压秦国老世族。

    变法第九年,将秦国国都迁到咸阳,彻底将老世族削弱。这才‘为田开阡陌’,开始了第二期变法。

    初开阡陌的时候,也曾遭到过秦国老世族的拼死阻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