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九十章 野餐 (第1/3页)
而另外一种火苕就不能算纯野生的了,而是多年前老乡们刀耕火种的时候在山里烧山轮作后留下的漏网之鱼,然后多年没人管自己生长起来的。
火苕其实也是一种山药,在地下的个头很大,因为形状类似人脚,而被称为“脚板苕”,其中有一种是紫皮白肉的,一种是紫肉的,紫肉的这种,就被称作“火苕”。
火苕的生长对水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大凉山的山上也不容易长好,不过水库入水口这一带是个例外。
很快在阿紫带领下,大家就找到了一棵火苕藤,闫霄拿起兵工铲就开始刨地,结果越刨越大,最后刨出来一棵超级大的火苕,起码有二十多斤重。
周至找来了一堆干草点火,烧出一堆草木灰,杨和将火苕斜着切了五分之四,将主藤联接的那部分根部留下,周至将草木灰抹在了火苕伤口上,再用泥土糊上去重新埋好,之后两人又在主藤两边开了两条圆弧形的沟,把草木灰都填了进去,再拿浮土盖上。
“你们俩这是干嘛呢?”
“保种外加施肥。”阿紫说道:“这样来年脚板苕又会长出来,杨和哥哥也是懂种地的。”
杨和笑道:“那是,家里当年差点被划成地主呢。”
“这东西粘液会让人过敏,发痒,你们就别乱弄了。”周至摘了一段藤子编成编织增加强度,然后绕在剩下小二十斤大的火苕上,像拎水桶那样拎了起来:“走吧,够吃了。”
回程的路上,沿着水边走,很快阿紫又发现了马齿苋,水芹,野葱,摘耳根和竹叶菜,指点大家进行采摘。
见大家采得开心,周至还是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强调一下水芹,说道:“这玩意儿大家在野外还是不要随便采,有一种致命的毒芹和它长得很像,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气味上,如果不熟悉没有把握的话,最好不要乱采。”
“凉山州的物产还是挺丰富的嘛。”杨宏辉说道:“来之前还以为这里挺荒凉的。”
“这里主要有丰富的流水。”周至笑道:“其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