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九十章 野餐 (第2/3页)
量没有径流的山坡,能够保持住水土就了不起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搞绿能工程把水提上来,保证整个山头都有充足用水的原因。”
“只要有了水,以联合镇为中心,周围方圆十万多亩林地,很快就会变成满眼葱绿的果园,还都是高经济价值的果木,乡亲们很快就会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了。”
“大概要多少年啊?”闫霄问道。
“如果是原株培养的话,需要三年到四年,要达到丰果期的话需要六年到十年左右。”周至说道:“现在我们引进了酸石榴做砧木,一年可以定根,两年可以嫁接,到第四年就可以进入丰产期,比之前的培养方式,又可以平均提前三年左右。”
“车厘子的话就更慢了,不过车厘子也可以寻找到好的砧木,包括李树,杏树,还从德国引进了一种叫做‘吉塞拉’的优良樱桃专用砧木,除了达到矮化效果,还可以在第三年就进入丰产期。”
“那也挺不错的啊,也就是到后年乡亲们就可以往外卖果子了?”杨和问道。
“也没那么快。”周至摇头:“主要是现在的两类果园还承担着扩繁的作用,也就是产出树苗,这就需要对枝条进行裁切,压条,环剥等操作,必然会影响到出果。”
“好在树苗本身也可以卖钱,甚至嫁接枝都可以和砧木一起育成树苗来卖。”阿紫笑道:“今年我们见到了两种果子,品尝以后,乡亲们劲头就更足了。”
摩洛哥大石榴的个头和卖相都要比本地软籽石榴好得多,味道的话各有千秋,就个人观感而言,周至甚至觉得本地软籽石榴的风味要更甚一筹,无奈摩洛哥石榴产量更高,果子更好看,保质期更久,果粒的颜色也比本土石榴鲜艳得多,在市场上更能打,更适合量产和外销。乡亲们还是能明白其中的区别的。
车厘子就更不用说了,比本地樱桃大了三四倍,而且不像本地樱桃那么娇贵,可以进行冷链运输。
唯一的毛病就是不像传统樱桃的口味了,不过将之当做另外一种味道很好的新水果来理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