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九十四章 九龙几 (第2/3页)
的东西都是熟食,在这个季节里,就算摆在祭桌上随吃随拿,也可以吃上个三五天,这就算是和老祖宗一起共同分享了。
然而还是在两年前,案桌上的那些供品也是过不了夜的,因为物资太短缺了。
不过今天却不一样了,祖宗那桌摆了个满满当当,而大家这桌也是如此。
当完成仪式,老赤日招呼大家做到席面上来的时候,脸上每一道褶子里都是藏不住的笑意,似乎在历代列祖列宗面前,露了好大一个脸一般。
今天乡里不知道多少彝家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彝家菜本身还是比较粗糙的,最传统的几样就是坨坨肉,酸菜洋芋鸡,苦荞粑粑,连渣豆花,猪皮肉冻,就已经是一等一的上等席面了。
这样的席面甚至都不会上桌,而是砍几张芭蕉叶铺在火塘边,摆上饭菜,再来一坛子杆杆酒,大家蹲着就把席给吃了。
现在不但上了桌,菜色很多也都变化了,坨坨肉不再是小猪做的,而改成了猪五花,煮好拌调料的做法也改成了码味后烧烤在裹上调料,肉块从拳头大小改成了麻将大小,味道比以前的做法好了很多,还不容易起腻,特有的木姜子这味调料在油脂的浸润后更显得香气浓郁了。
很多汉族人是不习惯木姜子味道的,但是这却绝不包括夹川的小伙伴们,因为木姜油也是夹川人从云贵两地学来,制作烤鱼,吃豆花饭时不可或缺的调料。
在这里重新吃到这个味道,大家都是非常惊喜和高兴,然而更高兴的却是老赤日一家,一般汉族客人能够表现出对木姜油的不讨厌,就算是很让主人高兴的事情了,而今天的娃子们还都真心喜欢,大家都觉得在饮食之道上找到了共同语言。
酸菜洋芋鸡的传统做法就是在炖鸡里加入圆杆酸菜和洋芋,这道菜因为所使用的圆杆酸菜的做法不同,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风味。
一种是酸汤泡出来的酸菜,一种是用圆杆酸菜加盐搓揉压制去水后放到坛子里微酦酵出来的酸菜,两种酸菜各有千秋,前者适合做鱼,后者适合做鸡。但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