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进攻乌戈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九章:进攻乌戈国 (第1/3页)

    “公子。”

    谯周呷了一口苦茶,片刻的回甘令他流连。

    茶叶在刘禅的推广下,逐渐盛行起来。

    尤其是蜀中,读书人不会喝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儒家认为“茶”与自己追求的理念非常契合,遂得到了弘扬、发展。

    各种各样的茶文化,从蜀中蔓延至大汉十三州。

    谯周是腐儒不假,但他又带着臣子的精明,懂得为官之道。

    因此,他年纪轻轻便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刘备青睐,诸葛亮赞赏。

    唯独在刘禅这里,没有透出任何地风闻。

    刘禅没有给出任何地评价,见到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将儒雅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他没有打过仗,参与过血腥的战争,儒家一定以为自己的教育成功了。

    刘禅令人琢磨不透,诸葛亮都只能摸索三分。

    至于谯周,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他没有见过刘禅最真实的样子,此刻静坐不动如山,未尝不是为了试探。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只可惜,刘禅根本不给他破绽。繁忙的公务衬托下,让谯周率先感到不好意思。

    在两人喝茶期间,已经有十几波人向刘禅汇报工作。

    刘禅与他们窃窃私语,来者频频点头,心满意足地离开,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反倒是谯周成了不该出现的人,好似耽误刘禅处理政务的绊脚石。

    这让谯周很难过,身为儒家子弟,他不能虚度光阴。

    “公子,诸葛先生称赞过您,熟读《论语》,通晓经文。在下能否领教一番?”

    说到最后一句,谯周露出了锋芒,眼神闪烁了一下。

    他要以自己擅长的领域,向刘禅施压,展现自己的价值,一步步获得认可。

    刘禅心底暗笑,这种拙劣的手段,只能骗骗小孩子罢了。

    说到儒家精髓,刘禅不怕任何人。

    但要说诸葛亮称赞他对《论语》的理解,纯粹是放屁。

    刘禅自己几斤几两,他自己最清楚,其次诸葛亮、刘备。

    诸葛亮再怎么样,也不会昧着良心称赞自己学生的学业。

    他只会另辟蹊径,称赞刘禅的“品德”,忧国忧民、心怀大志,无可挑剔。

    至于学问一途,刘禅算是废了。

    所谓“学问”,不是背诵这么简单。刘禅经常被罚抄写,怎么也能整出两句经典《论语》。

    但论真正咬文嚼字,刘禅只是一知半解。

    这一点,倒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能力。诸葛亮喜欢涉猎各种书籍,整理为自己的知识,拓展视野。

    刘禅则是涉猎“经文”,《论语》也在此列。

    谯周号称“蜀中孔子”,跟他说《论语》只是自取其辱。

    论咬文嚼字,刘禅绝对不如他。

    但刘禅也不会任由他人欺压,他淡然笑道:

    “只谈先贤典籍有什么意思,不如说说自己对经学的总结。”

    谯周心神一震,诧异地望向刘禅。

    起初他为了照顾刘禅的颜面,只打算分析《论语》经典的句子,没想到刘禅竟主动提高了难度。

    “愿闻其详。”谯周拱手一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刘禅滔滔不绝,谯周的神色由凝重到震撼,只用了三息时间。

    短短千言,竟囊括了仁,义,诚,敬,孝等儒家思想。

    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令谯周醍醐灌顶,自惭形愧。

    “公子对经学的理解,已经超古越今,在下佩服。”

    谯周深深一揖,对于学问他给予了绝对的尊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刘禅长吟道,彻底击溃了谯周的轻视。

    “好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谯周大赞,又是深深一礼。

    刘禅对于儒家典藏的理解,已经拔高到与谯周“平起平坐”的地位。

    至少谯周是这么认为的。

    “既然公子深悉儒家典藏,为何不能仁善地对待南蛮?”谯周话锋一转,开始发难。

    “汉军何曾虐待南蛮?”刘禅震惊道。

    “难道不是吗?公子使之为劳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