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口古镇(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口古镇(五) (第1/3页)

    天已经蒙蒙亮了,李顺坐在河边抱着腿,嘴角流着血,眼睛也肿了。

    他沉默了许久,方才跟我说了一句谢谢。

    我想跟他说点什么,他却又看向了河里,一言不发。

    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抬起头看我,我也看着河,跟他说:“难受和哭泣,改变不了任何事,与其躲在这里看河,不如自己去搏上一搏,把你想做的事做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如果怕挨打,我会陪着你,放心,我很能打,保你平安。”

    他呆愣地看着我,突然眼泪就流了出来。

    他说他不怕挨打,他只是替他姐感到不值。

    赵贤才,是他姐夫。

    赵贤才的家里当初也贫困,媒人带着他上门提亲。

    要知道,这是非常丢人的,传统的规矩是媒人带着彩礼单提亲,但赵贤才一穷二白,媒人便只能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他本人,带了出来。

    李顺的姐姐李淑,一眼就相中了赵贤才。

    四口袋面粉,就是赵贤才的彩礼。

    后来,赵贤才家里某个表亲,考上了举人,官府赏了五百亩地,表亲要去做官没法打理,就交给了赵贤才。

    就这样,赵贤才一夜翻身,成了乡贤。

    他开始雇人种地,抽取粮食。

    许多家里只有一亩三分地的农民,自己的地种完了粮食不够吃,就去赵贤才的地里做工,虽然只能拿七成,但总好过没有。

    那时候,赵贤才刚满二十,李淑已嫁三年,没有孩子。

    春秋华实,仓禀丰足。

    五年后,天灾来了,赵贤才一如其它乡贤一般,开仓,借粮。

    赵贤才做了一个记录,每个农民的自有地有多少,按比例借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