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口古镇(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口古镇(五) (第2/3页)



    超过这个比例的,农民就还不起了,但赵贤才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农民饿死。

    乡贤惯用的套路,逼农民以地借粮,还不起,地就归了乡贤。

    其他乡贤如此,赵贤才当然也如此。

    农民能怎么办?难不成为了保住地,活活饿死?

    没有乡贤,他们只能卖儿卖女,用天价换粮,有了乡贤,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土地交给乡贤,就可以活下去。

    至于来年如何?

    先把今年过了再说吧。

    丰年乡贤存粮,灾年乡贤崛起,这是历朝历代不变的套路。

    李顺从九岁到十九岁,眼睁睁看着赵贤才一步步吞并农民的土地,有了自己的私兵,成了地方豪强。

    他不再是乡贤,而是士族,连官府都得看他脸色的士族。

    或许是太过缺德,老天爷都要绝他的后。

    赵贤才三十岁,依旧没有子嗣。

    迟迟没有子嗣,村里关于他的闲话已经传进了赵家大宅。

    赵贤才开始厌恶李淑,翻身之后的他,再无对李淑的相敬如宾。

    李淑不止一次,被打得浑身是血,被迫回娘家养伤。

    对于李淑的遭遇,李家只能看着。

    吃穿住用,全是赵贤才挣来的,李家哪有底气和赵贤才叫板?

    赵贤才动了纳妾的心思,但李淑坚决不同意。

    李淑也不傻,她一旦让了位,让赵贤才光明正大的把妾纳了,她就再也没有未来了。

    李淑的身份,除了赵贤才的老婆,还有糟糠之妻,在那个时代,糟糠之妻是不可弃的,否则脊梁骨都要被戳断。

    李淑不同意,赵贤才没法纳妾。

    就这条传统礼数,将他限制得死死的。

    他恨得牙痒。

    后来,他找到了个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