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7章:琉球豪族的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7章:琉球豪族的反应 (第1/3页)

    产糖成功后,阿苦立马写了一份报告,附带第一次产出的糖,让人加紧送回东秦。

    这次产糖在成本、产量和质量上完胜了琉球的土作坊,唯一的缺点就是熬糖时,温度的把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赵喜原先在漳州糖寮里,是一个烧火师傅,对火候的掌握虽然精通,可却并不适合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按照项目规划,应当是每个步骤,都要求保证新人能快速上手,所以阿苦将这个苦恼写在了给东秦的回执中。

    同时他将接下来的计划,也在回执中简单说明了一下。

    在经过讨论之后,他们决定采取“帮扶”的方式,来建立起糖业公司的根基。

    对于琉球大族田里的甘蔗,他们去谈过收购,但是全部都被婉拒。

    了解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些人已经实现了“自产自榨”,他们每家都有土作坊,用佃户种植和收获甘蔗,可以以极其小的代价,就获得大量的糖。

    这是一种很稳固的生产结构,这些人对东秦也存在心理上的恐惧。

    好在郑家愿意献上甘蔗,还说服好几个想要投秦的家族,也将甘蔗献上来。

    阿苦同其他人商议后,决定放弃收购甘蔗的做法。

    而是采用帮助加工的方式,来替这些种植甘蔗的琉球人生产蔗糖,整个过程中收取百分之五的加工费。

    另外要求他们,必须按照市价,让糖业公司来收购他们产出的糖。

    也就是通过让利一部分,来吸引人加工,赚取加工费的同时,又可以收购做出来的糖。

    这也是无奈之举,糖厂有的是强大的生产力,缺的是原材料。这种做法也对自耕农阶层比较友好,更容易取得他们的支持。

    拿定主意后,他们决定率先在北谷城进行试点,同时派人出去宣传,一边宣传一边达成意向。

    还像模像样的弄出一份承诺书,承诺一百斤甘蔗,做不了八斤糖,糖厂补上。

    …………

    “什么,东秦人那冒着黑烟的地方能做糖?”

    “没错,我儿子就在里头做工,说是吃进去甘蔗,出来就是糖!”

    “可不是,他们东秦人拍着胸膛保证,一百斤甘蔗出不了八斤糖,他们补上!”

    “呵,能得他们,一百斤甘蔗能出八斤糖?这不是吃香灰放轻巧屁吗?”

    “话可不能这么说,东秦人建房子多快你们也看到了,再说了,人家东秦人办事做买卖,那次不是公正?”

    “就是,那几十户被征地的人家,都靠征地发了财呢!东秦人实诚,可信,比那些官老爷好多了!”

    “我家的甘蔗收了,就给东秦人送去,省时省力,我也不信东秦人会轻易说大话!”

    五天后,已经有信任基础的北谷城自耕农们,率先闻风而动,他们用鸡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