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章 法家的孝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二章 法家的孝道 (第2/3页)

陈胜思考着将齐国国内的情况,对比之前秦国的情况。

    剩下的怎么写,也想到了。

    陈胜思量片刻,笔下飞速运转。

    “善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尹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六代而夺,刑既严峻以,有作为相做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

    陈胜从商君变法说起,对法家在人道的影响开始整体的叙述。

    洋洋洒洒数百字之后就开始写法家在孝道方面的过失。

    “《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故臣罪莫重于弑君,子罪莫重于弑父,然秦法之下,子杀父,子不养父者比比皆是……”

    陈胜书写的时候,才气在笔尖流转,冥冥之中似乎引起了什么。

    才气纵横。汪洋肆意,陈胜沉入其中。

    这些才气与上空的才气交融,第二朵才气之花,在陈胜的上空显现。

    第二朵才气之花,远比第一朵才气之花,凝聚的速度更快。

    这顿时引起的很多人的注意。

    “这是第二朵才气之花。”

    更多的人看的是陈胜的文章,他们都想知道陈胜写了什么。

    毕竟陈胜是这些学子之中,志气最高的存在。

    到了此时陈胜的志气高度,诸圣已经有了考量。

    “这是要批判法家思想呀。”

    陈胜的后半截文章一开头,诸圣就看出来了。

    脸色十分古怪。

    陈胜之前的文章几乎已经将他的偏向说得清清楚楚,但是到这里笔锋一转居然开始说起法家,这是几个意思?

    这是想当墙头草,还想两边讨好?

    不过这等圣者心思似海深,不会表现的太过。

    毕竟他们都是历经很多事情的人物。

    不过暗中已经有圣者在交流了。

    对于法家这个法今王的学派,很多显学都是一肚子意见。

    毕竟诸子显学之中,儒家、墨家、道家都是崇尚三代之学,而法家是三王不同法,五帝不同理。

    这次的行动,法家也没有参与,明显是和诸多显学不是一个派系。

    当然也不是说法家之中都是如此,只是法家修士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圣者也就那几位。

    当陈胜写到法家对待孝悌之道的态度,很多人已然确定了。

    儒家讲忠孝,墨家也讲,道家更讲。

    法家也讲孝悌,但是行为却在逼迫百姓不讲。

    许多人看到这里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陈胜的目的是什么。

    前面已经在攻击文界诸多学派,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这时候又在攻击法家,语气也是极为严重,这是闹的那般?

    至于墙头草,前面和后面的话,已经讲的够严厉的。

    这样将两边都得罪了,明显不是想做墙头草,那又是几个意思?

    圣皇看着陈胜的文章脸色也是有些古怪,不过他控制的还好,只有那一闪而过的怪异。

    法家圣道韩非也是脸色阴沉,他着实想不到陈胜的目的。

    陈胜应该是知道他是什么人,他的心思,既然是清楚的,这般攻击法家究竟为何?

    不过随着陈胜书写,文章的后面的内容也出现了。

    陈胜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国家的义务,百姓年轻时候为国家拼搏,老了应该有官府供养。

    以年龄论,每年每月从官府领走足够果腹的粮食,而不是任由他饿死,或者强行将义务转嫁给吃不饱饭的百姓。

    齐国变法数十年,齐国百姓虽然富足,但是吃不饱饭,饿死老人的现象依然出现。

    这是政治的过失。

    齐国之地的老齐人还能勉强接受,毕竟已经维持了几十年,新的一代已经习惯,但是那些被统治了才十年的百姓并不能接受。

    当然这其中秦国除外,秦国的百姓说不定还会感到幸福。

    其他五国的百姓一直在王道治理的政策之下,对于齐国这种王道之中,夹杂霸道的刑罚并不能适应。

    谁让圣皇当初统一天下,用了不少的怀柔手段。

    现在除了齐国之外的很多百姓的年轻一代以及正是当打之年的壮年都是活在王道统治之下。

    这样的人想要他们适应齐法,那就是太难了。统一天下八年时间,实际上齐国灭天下也就有这二十年的时间。

    就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