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四皓 (第3/3页)
舅,”张嫣回过头,红彤彤的炉火照在她笑的弯弯的眉眼上,染上一层艳丽的暖色,“我和景娘姐姐在煮夜宵呢,你要不要尝尝?”
刘盈瞪了她一眼,道,“尽是胡闹。”声音亲昵,
他朝着景娘点头致意道,“我这个甥女还小,给小娘子添麻烦了!”
景娘面色微微泛红,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事情。
张嫣抱怨道,“舅舅,你再这么一本正经下去,小心要成小老头啦!”
釜中的白粥翻腾,景娘熄了火,用铜杓盛入漆碗,端给了张嫣和刘盈,又给了一个煮鸡蛋。
刘盈看着埋头喝粥的张嫣,唇边泛起淡淡笑意,便也在案旁坐下,执起竹箸慢慢喝起粥来。
一碗粥喝完,张嫣将空碗放在案上,只觉得全身暖洋洋的,十分舒畅。
刘盈右手食指屈起,在她脑心敲了一下,“起来啦。天不早了,该回客房了!”
“呜,”张嫣哼了一声,和景娘匆匆道别。
景娘微微一笑,走到厨房门前,看见院落中少年和女童一双背影,月光下,少年的手牵着女童,温暖宁馨,女童抱怨的声音在风中隐隐传来,“舅舅又敲我,总有一天会把我敲笨了!”
“睡吧,”刘盈只当没听见,,“明日还要早起呢!”
“哎呀,”张嫣抬起头来,一双大大的杏核眸分外无辜,“我头发还没晾干呢!”
刘盈推开房门,又是好气又好笑,只得扯了一条帕子,唤道“过来。”将她拉到身前,用帕子擦拭头发。月光静谧的照下来,在东厢窗上投下一片明净的光芒,张嫣猛然惊呼,“痛,轻点轻点,舅舅你扯到我的头发了!”
“怎么了?”刘盈怔了怔,摞开了帕子,替她将打结的头发的解开,挑眉稀奇道,“你阿娘小时候头发也没你这么糟啊!”
“我怎么知道?”张嫣耸耸肩,扑到榻上,“许是我随阿翁吧!”
她的头发已经是差不多干了,刘盈便摞下帕子,吩咐道,“好了,”
披着大氅的东园公唐秉从后门悄悄出去,上了一条羊肠山道,折了数折,叩响面前屋子的门扉。
大门立刻从里面打开来,三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迎了上来,唤道,“唐大哥,终于来了!”
烛火通明的室中,绮里公季吴实问道,“大哥今日见了这位太子,觉得太子为人如何?”
“时日尚短,看不出太多。”唐秉捻着自己的胡须,“不过太子的确是个谦谦君子,为人忠厚。”
其余三皓对视一眼,夏黄公周术道,“既然太子为人忠厚,便也值得我等效忠了!毕竟,如今这大汉天下刚刚从秦末数十年逐鹿中平定下来,比起什么英明神武的有为雄君,更需要一位德心仁厚的继承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唐秉铿然道,
“我观太子言辞有质心存纯恤,这是仁;不以势逼人而待我等意向,这是度。进退有仪尊师敬道,这是敬。悉心照顾下人幼甥,这是情。有此有仁义之念,敬才之心,沉稳之意,容人之度的君主,我等出而辅佐之,何愁他日天下不能垂拱而治?”
“唐大哥、周二哥说的对。”
“既如此,我们明日便去拜见太子殿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