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决战日 (第3/3页)
。
但是在军务、后勤、政事上,唐世平的能力毋容置疑。
如今的南国并无战事,处于一种诡异的平和之中。
新立的明庭,完全就是一个空架。
比起历史上的南明朝廷不知道虚弱了多少倍。
万民军几乎打废了整个南国的官绅地主。
原先崇祯所下的允许各地编练社兵团练的权力,也已经被陈望用朝廷的名义尽数收回。
在平南镇八万大军,还有更北方靖南军数十万大军的强有力的威胁之下。
南国一众官绅士族干脆利落的放下了手中的权力。
无论是大义,还是军权,都不在他们的手上。
毕竟。
昔日势如破竹、令官军节节败退的万民军。
却在扬州一役中全军覆没。
李岩兵败授首,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摧枯拉朽,一夕倾覆。
陈望檄文传至,万民军所据南直隶七府,望风归降,莫敢不从。
江南之地闻陈望之名而震怖,夜啼小儿闻其名而噤声。
如今的明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权柄,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空架。
万民军降兵之中的精锐,也被陈望挑选了出来编入了平南镇中。
平南镇扩充了四师的兵马,变成了十个师。
万民军的降兵并没有如同西军和南国诸镇的兵马独自成师,而是和原先平南镇的兵马混杂在了一起。
同时的基层军官和主官,不是平南镇原先的军官,就是从汉中镇内调集而去,基本没有万民军出身的军官。
胡知义带着两师的兵马守卫汉中,这两师的兵马日常的训练,从来都不是只按照普通军兵的标准。
从陈望离开汉中之后,这些汉中镇的军兵们,就是按照着基层军官的标准训练。
为的就是在扩军之后,可以由他们快速的接管部队,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而现在,正是用兵的时候。
平南镇如今十师,从师长到营将再到千总、把总,几乎尽皆出身于汉中镇下。
十二万大军,环绕南京而立。
在如今的南国,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敌手。
大义,如今也在陈望的手中。
唐世平虽然在军略不足以统领这十二万大军,但只是管理十二万大军,却是绰绰有余。
南京在平南镇的控制之下,几乎与南国诸省尽皆隔绝。
政令若不经由允许,甚至都出不了南京的皇宫。
陈望看着陈功。
往昔萦绕在陈功周身的那股凌厉之气早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的陈功,虽然锐气仍在,但是却被其很好的隐藏了起来,变得沉稳了许多。
就和在湫头镇之战后的曹变蛟一般无二。
“我给你万骑,稍后三更造饭,四更出发,沿泗水北上,接应李定国。”
“末将,遵命。”
陈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便是应下了陈望下达的命令。
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他的回答干净利落。
就如同昔日在青山关时,陈望向他下达军令,让他带着亲兵压上,与建奴最为精锐的护军营拼杀之时一样。
毫不犹豫。
他们是兄弟。
血脉相通的兄弟。
从广宁到山海关。
从山海关到陕西。
再从陕西到河南。
辗转万里之遥。
这一路,他们一直是相互扶持着前行。
从前如此。
以后,也是如此。
陈望垂下了头,继续下达着军令。
伴随着军令的下达,一封一封的军令盖上印章。
或是递交到中军帐内的一众将校手上。
或是被令骑拿上急奔出营。
中军帐内的将校人数也随之逐渐的减少,一直到只剩下了零零散散的数人。
陈望目视着身前的沙盘。
眼底之间血色翻涌,杀意凝如实质。
而后缓缓吐出了三个字。
“洪承畴……”
陈望的神色阴冷,喉咙之中之中发出嗬嗬的声响,冷笑道。
“好一个洪承畴。”
“好一个黄台吉。”
“真是,险些让你们骗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