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3章 朱元璋提供内政指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3章 朱元璋提供内政指导 (第2/3页)

乃至产生了超乎罗马这个国家本身的作用。像是朱元璋这封信,专门写给罗马人,恐怕也有这方面的用意——给罗马人写的信里,专门说,这是对“最后一个还没通知到的国家”发出的国书。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大小国家多了去了,朱元璋肯定没有都发一遍。但是,相对其他各家,罗马人又确实有非同一般的额外含义。所以,才会被他不远万里,选做通知的目标,顺便也给国内官员百姓、以及周围大小属国,表示一下自己的政治立场。

    所以,只要迎合他这方面的需求,那么就肯定可以获得明朝方面的认同。

    而且,郭盖等人很了解中原的物产,故意找了一些那边不多见的东西送过去。

    这种朝贡物,其实还挺有讲究。总体来说,当然是越稀奇,越能体现“远国来朝”这件事。说到底,以大明的资源和生产力,对其他国家的需求,其实也就是各种矿产资源和低端加工品了。这些“高档”的商品,主要目的也不是值多少钱,而是借此表达出的、远方国家也服从大明秩序的表态。因此,来朝贡的人,位置越远,进贡的东西越稀奇,就越能满足这个需求,进而吸引明朝方面的注意,得到他们的认可。

    相比而言,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乃至到底什么来路,都不重要了。比如孟加拉就给明朝进贡过长颈鹿,让明朝方面感到十分稀奇,因此非常满意。但实际上,长颈鹿也不是他们原产的,而是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给孟加拉苏丹的礼物;而马穆鲁克苏丹,又是从南方努比亚的商人那里买来的。虽然转了这么多手,但明朝方面还是很高兴,专门做了记录。甚至后来自己去出门航海,都惦念着长颈鹿……

    而这次,紫帐汗国使团带了大量的玻璃器具。他们从意大利和叙利亚,采购了装满两艘船的高品质玻璃,甚至专门找人定做了一些图案文字,用来给明朝那边道喜。因为这种东西,中原很长时间都没有替代品,以至于历代不少高档的玻璃器物,本来就是从东罗马进口的,流传到后世的都不少。

    因此,认识到这些要点之后,罗马使团一路上都故意大张旗鼓,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收到了通知,专门前来回访的。使团首领萨米奥提斯也见多识广,很会来事儿。他们从泉州上岸之后,更是一路都在主动宣传,见到人就吹嘘,说这边得知了明朝驱逐鞑虏的消息,专门前来道喜。

    他还说,罗马和中原,不知道为何,历来都是一同兴起、一同衰落。因此,这次明朝建立,他们也是真心高兴——或许,这里才是天父真正钦许的地方。这里实现了复兴和统一,那么罗马那边,也就有希望了。

    明朝方面对此十分受用。这次出使之后,紫帐汗国这边的朝贡名额,就算定下来了。而萨米奥提斯也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了破格提拔,以至于礼部管外交的人里,至今都有不少希腊老官僚,算是给自己这批人打出了价值。只不过,之后没多久,南洋的元朝残余势力逐渐组织了起来,形成了现在的爪哇元,并且开始在海上和明朝交战,导致航路中断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海上贸易路线,也因此变得麻烦了起来。

    而且,时间长了,明朝也发现,这个大秦国好像不对劲。不过,这个时候,元明的海上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也没有多余精力去管这些了。

    按照使团带来的回信,明朝礼部那边的意思是,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地朝贡、做生意,不去支持元朝残余武装,对抗明军,他们也就不想管太细了。

    毕竟,现在的事情,实在太多太乱了。

    元朝的残部满世界乱跑,周围大小国家都被卷了进去,为了尽可能用低损耗解决问题,外交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塞里斯文明自古以来,其实不是很重视外交。这些工作,按照制度,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