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尘降工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尘降工程! (第2/3页)

从理论上来说,它能够将原本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缩短到几个月到一年之内。

    尽管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这的确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比如制造‘全球性尘雨’亦或者是在火星的大气层中撒播‘尘埃粘合剂’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快速的沉降大气中的灰尘。

    当然,最大的难题依旧是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与各种资源。

    毕竟这是对一整颗星球进行全面的改造,而非人工降雨之类的小范围气候干扰。

    伴随着徐川指令的下达,数百颗水冰陨石以一种远低于石陨石/石铁陨石的撞击速度推进入了火星的大气层。

    相对比之前用于撞击火星,产生能量牵引火星内核,速度高达上百千米每秒的石陨石/石铁陨石来说,这些水冰陨石的速度仅有30km/s级别,在太阳系正常的陨石飞行速度区间。

    更关键的是,这些水冰陨石上早就安装了爆破装置,在它们进入火星大气层的时候就会被引爆,变成大大小小的各种碎片,然后在火星如今满是尘埃的大气中灼烧熔化成水汽。

    而这些水汽将在大气层中以那些尘埃为凝结核,形成的雨滴或雪花在降落过程中,会沿途吸附、碰撞并捕获路径上大量的大气尘埃。

    这场大雨,会为火星补充一定份量的水资源的同时,将火星的大气清洁干净,将尘埃牢牢“固定”在地表,防止其被再次吹起。

    不仅如此,这些降水降雪所吸附的大气尘埃还能够在火星的表面铺上一层更容易耕种,或者说更容易建立生态环境的土壤。

    毕竟相对比在坚硬的岩石泥土上开荒来说,在尘埃形成的细软泥土上开荒种植各种动植物,以及培养细菌、真菌等生态环境必备的生命要更加的容易。

    当然,利用水冰陨石来制造全球性的人工降雨这并非清洁火星大气中尘埃的唯一方法。

    利用化学手段,比如制造‘尘埃粘合剂’,向大气中喷洒一种或多种“粘合性”气溶胶或化学物质,如聚丙烯酰胺类的高分子聚合物、或硫酸、盐酸液滴等等。

    这些物质作为“凝结核”,在火星低温下依然能保持液态或具有粘性,并且能与硅酸盐尘埃良好结合,吸附周围的尘埃。

    亦或者或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粘性薄膜,使尘埃在碰撞时更容易粘连而非弹开。

    最终这些尘埃颗粒在布朗运动和中气流的带动下,与这些凝结核碰撞并粘附。就像滚雪球一样,颗粒越滚越大,直到重力最终赢得胜利,将它们拉向地面。

    这个过程能显著加速微米级和亚微米级这些最难沉降的颗粒的清除。

    只不过相对比利用陨石和小行星制造全球性的人工降雨来说,用这种方法的效率、耗资、时间等等都更低更大更长。

    当然,用来作为补充方案还是可以的。

    伴随着一颗颗的水冰陨石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