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五十一章 软弱和怯懦,只会获得羞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五十一章 软弱和怯懦,只会获得羞辱 (第2/3页)



    如果五年后,陈某没有成婚,老母亲健在,则四十亩免税,只有五亩纳税;

    如果陈某成婚无子,六十亩免税,之后每多一个孩子,就多二十亩地免征皇粮,生的越多,免得越多。

    土地豁免田赋完全按家里的人口去结算,小孩子都算,即便是夭折,也有三年补丁的时间。

    这都是侯于赵留给辽东的遗泽,是当初屯耕五事疏的一部分。

    这些法子极大的激励了汉民前往辽东垦荒,不过这些法子,不是侯于赵首创的,关于屯耕的详细政策,全都是侯于赵抄曹魏屯田法抄来的。

    曹魏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的确不义,但曹魏的屯耕搞得很好,那时候的中原,是‘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屯田,免税、免劳役、鼓励生产,极大的恢复了常年战乱的元气。

    倒是司马昭篡位后,急吼吼的废掉了屯田,搞了一出招抚五胡、蛮夷内迁之事,光是匈奴就内迁了80万,司马家也真的是心大,敢这么内迁蛮夷,最后也自食恶果,弄了个衣冠南渡的下场。

    中原再这么狼狈,就到两宋时候了。

    司马家招骂,不光是他篡位篡的,还有他们家干的,真的太差劲了。

    中原这片土地,终究还是用功过二字,去评价一切。

    这其实也是历史账本和宗教账本的区别,在历史账本里,皇帝是个活生生的人,会被杀死、会被俘虏,但在宗教账本里,谁去审判神呢?

    完成国朝构建,就能让文明拥有足够强大的韧性,即便是短暂的低潮,历经磨难,依旧有恢复的可能。

    “额,王家屏又给佛山铁锅厂的工匠发房子了。”朱翊钧看着凌云翼、王家屏、周良寅上的奏疏。

    没别的事儿,发房子。

    佛山铁锅厂专门营造外贸铁锅,留存利润丰厚,佛山铁锅厂手里拿着这么多银子,广东各级衙门都盯着,铁锅厂总办上奏,要在铁锅厂周围营造一个万户官舍,五年以上熟练工匠可以申领。

    西山煤局和永定毛呢厂,也有两个万户官舍,发房子这事儿,对于官厂而言,并不稀奇。

    “发房子好啊,该发,藏富于规模之间好呀,该藏。”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而且还给了明确的批示:不得粗制滥造,不得滥竽充数,王崇古在的时候,官舍建筑质量极为上乘,不能王崇古走了,给匠人的房舍,就是敷衍了事。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皇帝将会追责到底。

    藏富于规模之间,其实是大明各级官僚对官厂的不满。

    地方衙门财政遇到了困难,就会到官厂拆解,至于什么时候还?各级衙门认这笔账就不错了,还钱?权力在衙门手里攥着。

    各官厂为了应对这种衙门打秋风的行为,弄出了藏富于规模之间的办法。

    就是把留存的利润全都花掉,修官舍、修学堂、修惠民药局、修育儿所、扩建工坊等等,反正你衙门来借,我账面上一厘银都没有!

    因为各种矛盾产生的斗争,最终在彼此不断妥协中,产生了秩序。

    各级官僚希望朝廷可以停止修建官舍的做法,但皇帝还是在不断批准官厂万户官舍的营造。

    其实,官厂拿地也是要花钱的,官厂周围的地块,价格不便宜,这也算是以这种方式,来应对衙门的讨口子行为。

    银子可以给,但你衙门也不能白拿。

    大明皇帝的勤勉,如同每天太阳一定会升起一样的稀松平常。

    泰西的使者在六月二十六日,挨个觐见了皇帝陛下,甚至连英格兰的使者,今年都被特别恩准,被允许到京师来面圣。

    礼部的意思是希望保持一种沟通和联系,真的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大明也不介意给西班牙上上强度。

    朱翊钧和英格兰的使者沟通并不顺畅,英格兰使者巧舌如簧,不断陈述执行私掠许可这一政策的必然,将一切推到了西班牙的蛮横之上。

    大明皇帝在英格兰使者走后,特意叮嘱了礼部:以后私掠许可还在执行,就不准英格兰使者进京来。

    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大光明教已经开始异化了吗?”朱翊钧看着面前的葡萄牙使者保利诺·佛朗哥,这是保利诺的第三次出使大明,他曾经是安东尼奥的二副。

    保利诺吐了口浊气说道:“诚如陛下所知,大光明教变得越发的狂热和危险了起来。”

    在朱翊钧的印象里,大光明教是非常包容的,你可以信仰别的教派,但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你可以寻求智者之屋解决矛盾。

    随着时光荏苒和大光明教的扩张,这种包容正在向排他转化。

    大光明城不允许其居民,信仰别的教派,即便是新教徒也不被允许,只要自由骑士团征服的地方,都不允许子民信仰其他教派,甚至将一座座教堂全部销毁。

    保利诺面色复杂的说道:“但是也不能怪马丽昂大牧首,这种排他,也是因为反击,新教和罗马教廷正在联手绞杀大光明教。”

    大光明教的不包容,是因为泰西教派不允许大光明教的传播,宗教战争正在酝酿。

    大光明教的排他性,更多是为了自保,大明对宗教不了解,有不少狂信徒,偷偷潜入大光明城,意图把大光明教的大牧首刺杀。

    短短三年内,马丽昂和他的父亲,就直接面对了三十六次刺杀,其中七次,都闯到了马丽昂的面前,险些成功。

    自由骑士团的进军,也是为了在这种围捕之下,展现自己的强硬。

    保利诺眉头紧蹙的说道:“大牧首马丽昂说她在聆听圣训的时候,听陛下说:”

    “拥有智慧的人,因为通晓事理而不会产生疑惑;因为有智慧,所以知道对与错,是与非,进而有了道德,而有道德的人,不会因为迷茫而忧虑;当人生不再迷茫的时候,就会获得勇敢,对任何的困难不再畏惧。”

    “臣斗胆,她是不是在错误的传递圣训?”

    保利诺有点怀疑,这马丽昂在假传圣旨。

    朱翊钧想了想笑着说道:“马丽昂说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出自《论语·子罕》,马丽昂曾经问过朕,人如何才能迷茫的时候,坚持下去,我告诉她这个道理。”

    “并且告诫她,千万不要首鼠两端,不要左右摇摆不定,作为上位者,如果你自己都对自己的路不确信,下面的人就会不知道该做什么,随风摇摆,只会让人心无法凝聚。”

    保利诺的表情极为复杂,他思考了许久才说道:“马丽昂她传播圣训的方式,有些粗俗了。”

    “马丽昂对圣徒们说:我们的敌人给了我们两个道路,挨一百鞭子,或者吃屎,我们如果选择了挨打,就不能因为怕疼,改口去吃屎;选择了吃屎,就不要觉得难吃,再去挨鞭子。”

    “否则,这种犹豫,最终的结果,就是既挨鞭子,又吃屎。”

    保利诺因为这个粗俗的故事,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