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 (第3/3页)



    其一:当下大明,钱庄需要大笔大笔的货币来进行周转,钱生钱的生意里,不涉及到实际生产;

    其二:几乎所有势要豪右、富商巨贾、钱庄,一定会把一部分的货币配置到非生产领域,无论是埋在猪圈里的白银,还是大把大把洒在享乐之上。

    白银在大都会堰塞,宝钞也在大都会堰塞,堰塞导致的货币的空转,这就是货币配置到非生产领域的典型特征。

    如何控制货币超过商品交换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超额货币需要,还要不造成宝钞快速贬值,这对大明朝廷,对皇帝陛下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而陛下不走超发货币解决问题的捷径,这是宝钞就是圣恩的第三个理由。

    “这怎么看,刘新奎都是先生找来的,为了恩情叙事。”朱翊钧看完了聚谈的内容,摇头说道,他对里面的内容不认可,朱翊钧的确克制,他的克制是为了掌控权力。

    绥远驰道扩建,的确可以通过超发货币来解决,但朱翊钧选择了挪用朱翊镠就藩的银子。

    宝钞可是大明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基石,朱翊钧可不敢玩砸了,他负不起那个责任。

    “这里面很多事儿,都只有大臣们才知道,这刘新奎的确是有人请来的,不过是凌次辅请来的,不是先生手笔。”冯保告诉了皇帝刘新奎的来头,不是张居正,而是凌云翼,这也是这份新杂报能够出现在御前的原因。

    朱翊钧有些惊讶的说道:“凌次辅?”

    “凌次辅嫌先生弄的恩情叙事,过于保守了,扭扭捏捏。”冯保无奈的说道。

    凌云翼是典型的激进派,他向来推崇,先大水漫灌下去,再一点点的找补,和张居正这种日拱一卒的保守派,完全不同。

    黄金叙事喊了三年了,黄金宝钞发行三年了,这么好的恩情叙事,张居正放着不用,他凌云翼直接拿来用了。

    “让凌次辅稍微收着点力度,不要引人反感。”朱翊钧没有反对,只是提醒凌云翼不要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朱翊钧没有反对的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这刘新奎说的是实际情况,事实胜于雄辩。

    张居正要搞恩情叙事,是他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他死后,皇帝要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万历维新反对派的强力反扑,光是京营锐卒是不够的,还要有人心。

    朱翊钧稍微休息了一刻钟,继续上磨,下午的两百份奏疏已经送到了通和宫御书房。

    “反了天了!”朱翊钧拿着一本奏疏,愤怒无比的说道:“立刻马上下章山东巡抚宋其昌,自圣旨到日,三日,涉案贼人必须全部抓捕归案!他要是抓不到,朕就带兵去济南府砍了他的脑袋!”

    “陛下息怒,息怒,宋巡抚当天下午就把人抓了。”冯保赶紧劝陛下,气大伤身。

    夏收之后,皇帝要对大明全部的粮仓进行稽查,以应对天变,这是去年年底下的圣旨,之所以要半年后的现在再查,就是为了给各地准备时间,无论如何把粮食凑齐了,不要被查到。

    山东巡按御史、户部郎中等一行七人,在长清县稽查,发现了县城粮仓以陈冲新,多处粮仓空缺,当七人固定证据之后,在离开前一天夜里,突然一伙贼人出现,围攻殴打了巡按御史、户部郎中等人,受伤最严重的户部郎中,鼻骨被打断,一应证据全部被销毁。

    皇帝真的已经非常仁慈了,还给了半年准备时间,也是为了应对天变,否则这地方库仓糜烂之事,真的不太好管。

    冯保提醒后,朱翊钧才看到了下面还有一本宋其昌的奏疏。

    宋其昌当天下午就直接带着都司军兵到了长清县,直接把县衙所有人都抓了,连带着衙役在内,第二天把县里三家缙绅一起抓捕归案,这才上书朝廷。

    事情并不复杂,山东靠海,也不是天变影响剧烈的地方,今年山东风调雨顺,夏收大丰收。

    长清县知县就是把填库迎检的事儿给忘了。

    等到朝廷开始稽查,济南府下了牌票告诉长清知县,他才着急忙慌的让缙绅把家里的粮运到县衙的库仓,运粮需要时间,巡按御史一行七人来的太快了。

    这有一家缙绅,就生出了这么个主意来,这缙绅的主意,也不是要打钦差,没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缙绅是寻了几个贼去偷。

    谁知道这贼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只需要拖延三五日,就能把库仓填满,到时候,长清县衙再抓捕几个游堕地痞顶罪,一切都非常完美。

    可是实际执行过程出了问题,本来只抢证据销毁,绝不可伤人的命令没有得到遵循,这几个偷证据的贼人被发现了。

    巡按御史、户部郎中等人,怎么也不肯交出账册,还拼死反抗,桌椅板凳,拿到什么就砸什么,派去的贼人,偷盗不成,一怒之下,就拳脚相加,改为了明抢。

    事情立刻就闹大了。

    “所以,但凡是长清县知县长点心,记得这事儿,也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弄出这种乱子来。”朱翊钧看完了案情的详细经过。

    长清县紧邻济南府,算是个大县,县城的丁口就三十余万,也不缺这点粮食,弄到这个地步,实在是有些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陛下,长清知县这三年来考成,一直是上上评,今年若还是上上评,他就该成为济南府推官了。”冯保低声说道:“长清县的库仓亏空,也没被他贪了去,前年都换成了盐,做成了素菜。”

    “朕听冯大伴的意思,这案子另有隐情?”朱翊钧又仔细看了一遍山东巡抚的奏疏,这里面没有提到长清县库仓为何亏空。

    素菜,就是泡菜,用盐来渍菜早在商书就有记载,大约在商朝武丁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

    山东产的素菜,会加入海带、萝卜、山东大葱等物,味道极佳,行销大明北方诸多地方,甚至连卧马岗都有这些素菜的身影。

    这也是自王一鹗离开后,宋其昌在山东搞出来的产业,卖的不仅仅是菜,还有盐、海带、葱等物。

    “济南府的牌票到了长清县,按照过往的规矩,巡按御史、户部郎中等人,要七天之后才过去,但牌票上午到的,御史下午就到了,有点吹求过急了。”冯保为长清知县说了几句好话。

    如果只看巡抚宋其昌、巡按御史、户部郎中的奏疏,会觉得长清知县完全没有恭顺之心。

    但冯保一看就觉得事情不对,专门让司礼监的太监们去都察院问了究竟。

    巡按御史、户部郎中到了济南府,就已经把各县的情况了解清楚了,谁做了,谁没做清清楚楚,山东普遍富裕,只有长清县因为忙于素菜之事,没有顾得上。

    牌票上午出发,御史下午就到,这是把长清知县当指标抓了。

    长清知县在升转的关键时刻,也觉得御史来的太快,心里有了怨气,才同意了偷证据的办法。

    “陛下,长清知县和臣八竿子打不着,但是这御史言官也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了。”冯保仔细看过了长清知县的考成,这是个循吏,这做的事儿多了,有了疏忽,反倒是被御史给抓到了把柄。

    这可能也是考成法的弊病之一,系统内耗会加剧。

    山东就长清知县这么一个典型,去的晚了就抓不到,巡按御史确实吹求过急,但长清知县是自己事情办出了差池来。

    这次真的是内斗了,都是为了升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