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第2/3页)
,多数都是充当友邦惊诧的角色,以番夷视角看待大明政策。
黎牙实其实编了个大明笑话,但他没敢放出去,这个笑话的具体内容是:
大明派遣了一大堆的官员,前往了西班牙,西班牙宫廷秘书佩德罗接待了大明官员。
佩德罗询问:大明遣使来西班牙,是要做什么?
大明官员:博百家之长,学习贵国反腐经验。
佩德罗立刻大声说道:我们国家没有贪腐!
大明官员闻言,眼前一亮,立刻附和的说道:啊对对对,我们就是要学这个!
大明在万历维新之前,就已经有了贪腐合理化的征兆,座师每年收炭敬、冰敬,就是最典型的征兆,随着海瑞回朝反腐,随着陆光祖继往开来,随着反腐司成立,这种贪腐合理化的进程被遏制。
当高压反腐成为常态,并且逐步构建了不敢、不能、不想的反腐共识,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士大夫们之间最近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养廉银,认为朝廷要反腐,就要给官吏们发一笔养廉银,这样一来,官吏们自然就廉洁了,因为没有必要贪腐了。”沙阿买买提说到了最近蔓延的一股风力舆论。
发养廉银,以换取官吏们支持反腐,大明从万历六年起开始发实薪,并且每三年定一次俸禄,但可堂堂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1000银,九品官才45银,吏员更是少得可怜。
这俸禄和他们手中掌控的权力,完全不对等,按照风力舆论的说法,银子太少,俸禄太低,是贪腐的核心原因。
黎牙实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你觉得这说法对吗?”
沙阿买买提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别人,拿我来说,我是蒙兀儿国贵族,阿克巴大帝的女婿,阿克巴大帝一年给我五万银让我维持蒙兀儿国和大明关系。”
“这银子我自己全花了,而且阿克巴给我多少,我都要贪掉!大明和蒙兀儿国的关系,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差。”
“养廉银能养出个屁的廉!要是能养出来,我从通惠河游回蒙兀儿国去!”
沙阿买买提不信士大夫这一套说辞,要是发养廉银就能养出廉洁来,贵族为何不廉洁?
那武清伯李伟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一个清华园大宅,上千亩地,如此豪奢,那李伟的两个儿子,全都参与到了黄金宝钞限兑现的逆案之中。
只要贵族还存在一天,只要贵族还在作恶,这套说辞,就无法成立。
“你这个说法我非常认可,之前费利佩给我的银子,我也自己占了,我也是贵族。”黎牙实由衷的说道。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压根没有真正的贵族,那武勋,公侯伯爵,压根就不是贵族,连当街杀人都做不到。
当街杀人要被皇帝严惩的大明,司法特权就那么一点点,这也算贵族?
在泰西,贵族当街杀人,根本没人去管,贵族对自己的附庸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才是贵族。
黎牙实甚至觉得,大明皇帝都不算是个贵族,杀个人还要刑部驾贴,没有驾贴,就是黄纸案、白纸案,简直是莫名其妙!
费利佩杀宫廷秘书,还要找任何理由?连安东尼奥杀宫廷秘书都跟杀鸡一样。
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聊了很久,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社论,精雕细琢之后,呈送御前,如果皇帝看过没问题,就可以投刊《逍遥逸闻》了。
年轻的大明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内,奋笔疾书,作为帝国的定海神针,皇帝偶感风寒,但依旧勤勉。
他没有处置奏疏,而是给李成梁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轮台城清苦,皇帝要写信慰问,一方面,李成梁闲不住,五月份的时候,亲自去眼看了温泉关(阿拉山口)勘察地形。
“三百勇士镇守温泉关,可阻西域蛮夷侵扰大明疆域。”朱翊钧写完了书信,吹干了墨迹。
温泉关是一定要建的,至于怎么建,李成梁也有了自己的规划,他决定给西域诸部一点点好处,换取西域诸部的认同,由西域诸部出人出力,营造温泉关。
而这点点好处,主要是挖煤和冶铁技术。
李成梁到西域这些年,一直疑惑,汉唐的西域都护府,是怎么统治西域?就靠军事镇守?西域这么大,汉唐得填多少兵马,才能统治?
李成梁折腾了好几年,他终于在天山脚下找到了答案,他在古龟兹国,找到了汉唐都护府营造了超过2800亩的铁冶所遗迹,并且以铁冶所控制了整个西域。
之所以只有2800亩,是因为只挖了2800亩,剩下的面积太大了,他也懒得再挖了。
更让李成梁无奈的是,如此广阔、堪称繁荣的铁冶所,在大唐离开西域之后,完全废弃了。
万历年间的西域,铁器的数量,甚至还不如汉唐时候,西域产出的铁料,连甲胄军械都无法满足,民用的铁犁铧车,更是少得可怜。
而朱翊钧认同了李成梁在西域探矿、立厂开拓西域的做法,而温泉关建立与否,标志着大明是否能够实控西域。
温泉关建立,并且汉军能够顺利补给,代表着大明对西域的绝对控制。
同样,一旦温泉关破败,甚至汉军补给不能顺利到达,就代表着大明对西域失控。
温泉关建立,可以视为大明西域都护府建立。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有人愿意前往西域探矿吗?地师也算是稀缺人才了,腹地都不够用,强令派遣,怕是消极怠工。”
愿意主动前往,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明皇帝倒是可以强令前往,可是强扭的瓜,敷衍了事就会是必然。
西域开拓之事,朱翊钧还是以自愿为主。
“陛下,愿意前往西域探矿的地师有很多。”冯保低声说道:“这可是立功,甚至回京后,还能升格物博士,对于地师而言,这就是生死包办的待遇,恩荫子孙的大事。”
甘肃设省后,愿意前往甘肃做官的士大夫,比愿意前往贵州的都多。
甘肃苦,可是甘肃升得快啊!去甘肃镀一层金,五年顶在腹地兜兜转转十年。
地师也是人,到西域立了功,回到大明就是跳出五行之外的格物博士,儿孙跟着受益,从四岁开始就可以就读格物院蒙学堂,格物院三级学堂,但凡是不蠢不笨,都能考入皇家理工学院。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钧松了口气,地师、煤铁大工匠愿意前往西域,西域开拓就会顺利很多。
“这几本奏疏,胡言乱语,京广驰道期五年建成,每年投入高达650万银,仅仅万历十七年到十八年这一年,京广驰道窝案,规模就高达120万银之巨!这几个科道言官,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
“120万银是小错?那什么是大错?”朱翊钧看着几本奏疏,用力的点了几下。
一共七本奏疏,说的话都一样,120万银整体贪腐规模,是个小案子,完全没必要让大将军戚继光背书站台,反腐司正常反腐抓贪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