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第3/3页)
冯保想了想说道:“让人发现就是大错。”
这些奏疏的主要内容,不是反对反腐,是反对戚继光主持反腐,太吓人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陛下反腐的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闹得动静太大了些,而且对戚帅本人不太好,一个大将军过度参与朝中政事,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朱翊钧朱批了奏疏,七本合在一起朱批,骂了一百多字。
“先生要在京堂反腐。”朱翊钧批准了张居正所请,反腐这次的京察的主要方向,反腐不是个清洗的由头,也不是政治表演,更不是内斗,而是国之长策。
元辅和大将军两位上柱国同时参与反腐,让京堂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毕竟细究,这些大员的腚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但张居正反腐抓贪,从申时行、李乐、王希元这些张党嫡系开始,又让人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朱翊钧终于看到了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的观点很有趣,他认为:有贪官不可怕,没有贪官才可怕。
无官不贪,有贪官代表着朝廷还在反腐抓贪,代表着朝廷还能有余力去管这些事儿,一旦没有贪官了,代表着腐败完全合理化。
“他这个观点有点新颖。”朱翊钧看着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在社论里讲到了两个人。
反腐先锋海瑞和徐成楚,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家境不好,甚至很差,都是骨鲠正臣,全靠一口正气活着。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能够反贪,可以抓贪,甚至反贪能够被塑造为一种政治正确,正是因为这些家境极差的平民弟子,还能够一步步的爬到高位,掌控权力。
在漫长的人才遴选科举和仕途之中,能够保持忠心,忠于自己道德之心的弘毅士人,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不可多得,大明也没太多这样的人,可再生,只要人才遴选机制还在,这种稀缺人才就可以一直出现。
哪怕徐成楚这个人,从此以后一事无成,甚至连京广驰道窝案都没办好,但只要徐成楚还在朝中,那就是一个榜样,引导着后人前赴后继。
进而,黎牙实有了一个奇怪的推断:朝廷应该极力避免身份政治,才能反腐抓贪。
万历维新的新秩序,不敢说万世不移,但维持两百年不失序,对于万民而言,就是天大幸事。
朱翊钧从里面摘录了两句,颇为认可的说道:“反腐司之利刃,非为某党某派而设,乃为天下蠹贼而悬。”
“徐成楚良才,起于寒微,全凭忠直骨鲠之气,持三尺法以问公卿。”
“彼既无显赫门第可倚,亦无丰厚家资可恃,唯以清名功业立身,故能无畏无惧,秉公而行。若朝廷用人,复拘于门第、科名、乡党之身份,则此清流活水必竭,反腐大事,终成无本之木。”
身份政治,就是毒瘤中的毒瘤,不仅仅是反腐,甚至是大明几乎所有政治,都该对身份政治严防死守。
整本奏疏里,最有趣的就是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这两个贵族,对养廉银这种风力舆论的态度,黎牙实说:臣与蒙兀儿国使沙阿买买提尝论此,皆哑然失笑。贪欲如壑,岂金银可填?
黎牙实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贪腐竟成合理,则国法纲纪荡然,朝廷威严尽失,此诚社稷心腹之患也!
“送邸报刊印天下。”黎牙实《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得到了皇帝的朱批,并且选入了邸报。
(《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截图,呈送圣上御览奏疏提纲,非社论原文。)
朱翊钧对于养廉银的态度,是非常不认可的。
大明官员因为俸禄太低,生活清贫,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官员在俸禄之外,有夏冬冰敬炭敬,除此之外,还有堂礼、随礼、绸缎礼、契食礼等等,数不胜数名目繁多的来钱手段,哪怕不去权力寻租,这些银子,就已经完全足够十分优渥生活了。
除了这些人情往来之外,还有灰色地带,比如请托题调、扣克规例、滥准词讼、派发属印等等,都是银子的来源。
派发属印,就是下级要做事,请上级盖章;
请托题调,就是拉关系、走后门、通关节,有的是有办事输送贿赂,有的是不办事,维持关系,你想升转,银子没给到位,某一个环节给你添堵,都有可能错失机会;
滥准词讼,更加简单了,这天下老爷不会被冤枉,那老爷想要保持自己的司法特权,也就是不被冤枉和冤枉别人的特权,就要表示表示。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给银子,那太俗气了,直接给银子,官吏只会觉得此人不懂事,日后不会行方便,多数都是给产业,田亩、商铺、工坊等等,只不过,青天大老爷总是干干净净。
哪怕是不谈人情往来,行方便的灰色地带、行贿受贿的黑色地带,就是正数,也就是官吏待遇,考中举人就是逆天改命,就有无数人把田亩诡寄到你的名下,逃避朝廷赋税;无数人投靠你的门下做走狗,躲避徭役。
所以,反腐司只能是一个政治性部门,而不能是一个法司部门。
反腐司查案办案,要搞‘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利用不正当影响力受贿’、‘尸位素餐玩忽职守’这种箩筐罪,甚至连具体什么是贪腐,什么不是贪腐的界限都没有。
若是不搞箩筐罪,反腐司官吏校尉缇骑,要跟士大夫们玩文字游戏玩到天荒地老了,根本没法反贪。
比如,我丢了一条细犬,那是和我儿子一样重要的家人,这条细犬在我落水的时候救过我的命!我许诺十万银寻犬,上司恰好看到走失细犬,帮我寻回,我重信守诺,给了十万银回报,这算不算贪腐?
反腐司:我信,我全都信!你说,你接着说!只要你愿意说,我都信,你说啊!不说就送你去解刳院!
这也是张居正要用反腐司来清洗不忠者的原因之一,因为反腐本身就是个箩筐罪,用来搞清洗,最合适不过了。
反腐的目的是遏制贪腐的规模,不是彻底消灭贪官、消灭贪腐行为,只要是人就有贪欲,只要理政也知道贪腐是杀不尽的,遏制贪腐、贪官规模,让事情能够办下去,是反腐的根本目的。
“报!徐成楚缇骑行至保定府容城县青马桥,青马桥忽然坍塌!”一名缇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一封急报呈送御前。
朱翊钧猛地站起身来,拿过了火漆完好的信筒确认了陈末印信之后,才打开信筒,再次确定印信等物,打开奏疏详细看了起来。
“好一个青马桥年久失修!”朱翊钧看完了陈末的塘报。
从调查结果来看,青马桥的确是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但这塌的时间,实在是太巧妙了,早不塌晚不塌,偏偏徐成楚车马过桥,就塌了?!
徐成楚无碍,他下令火速南下,对青马桥坍塌之事,以意外结案,根本不打算浪费一点时间,星夜疾驰南下湖广,清查京广驰道窝案。
分清楚轻重缓急,主要。次要矛盾是一名素衣御史的基本素养。
最关键的是京广驰道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