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九十五章 个人传记的诞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九十五章 个人传记的诞生 (第2/3页)

比想要认识毕加索容易些。

    极为偶然的情况下。

    他拿起了一本《油画》杂志,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说句不好听的,罗伯特还一度曾经以为,毕加索和什么达芬奇之类一样,是活在什么十六十七世纪,早都挂了好几百年了的人。

    但当那篇充斥着大段回忆毕加索的文章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那句“艺术是如何影响我们这个世界”的发问在他的心中盘桓不去。

    当罗伯特·肯特忽然之间“啊”的一声叫出来的时候。

    这个念头便出现在了他的心间,并久久的回荡在那里。

    他为什么不能完成一个……史无前例的传记,去让人们去认识艺术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去让人们认识新的“毕加索”呢?

    ——

    以下内容引用自《来自艺术的力量》一书,第十七版印刷时,由作者罗伯特·肯特亲自撰写的出版自序——

    「等一下。」

    「是的,我知道,一个笃定的相信毕加索是一位活在十七世纪的英语文学系的毕业生,忽然有一天决定要去写一本史无前例的艺术传记,这件事听上去远远不止是奇怪那么简单。」

    「它不光奇怪,而且还足够匪夷所思,不合逻辑。」

    「但我想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保证。在我一开始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对艺术行业几乎是一无所知。我相信毕加索是个死了百年的人,我区分不了那些纷杂的艺术流派,我不太理解水粉和水彩有什么区别。我也不太知道‘油画’和‘丙烯’画,严格意义上讲,它是两种不太一样的东西。」

    「可我同样想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保证。」

    「恰恰好。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妙之处。」

    「现如今,当读者想要了解艺术史,想要走进一位艺术家的人生,那么,随便走进一家书店,或者打开亚马逊图书的“艺术专籍”分类,那么会有几百本,几千本甚至是上万本图书任你选择。从充满了学术词汇、艰深晦涩的教科书,再到充满了情爱诱惑和花边新闻的风流野史,应有尽有。」

    「它们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于行业的全部想象力。」

    「那么——」

    「为什么要翻开这本书。」

    「难道因为,它是由分不清水粉和水彩,分不清油画和丙烯,认为毕加索是位生活和达芬奇同样的年代,连骨头架子都风化掉了的门外汉写的么?」

    「可以这么说。」

    「但我……我会把这个答案稍微加以修饰,我会说——因为,这是一棵树,一颗自由生长的树。」

    「多年以来,阅读艺术史书藉,都像是在家居店里挑选家具。你可以在书店或者电子书城里找到任何一个特定风格的书籍,正如你能在家居店里挑选到任何一个特定风格的家具。椅子,凳子,衣柜,书架,雕花的高脚椅。包豪斯风格的几何装饰,以及以此为延伸的宜家极简风。人们甚至可以找到把种专门为工业迷设计的茶几——茶几的所有零件都由一辆法拉利的12缸发动机拆解组装而成。」

    「但什么是人们在家居城里找不到的呢?」

    「一棵完整的树。」

    「家居城里很难找到一颗完整的树,专业设计师的眼睛里,也很难有一颗完整的树,他们看见亭亭如盖的大树,心中所见到的椅子,凳子,衣柜以及书架。他们心里的斧头会刨木机会吭嗤嗤的自己开动起来,想像着把它修成木板,把它劈砍改造成心中所设想好的模样。」

    「很多艺术史的著作也是如此。」

    「这是一本讲述印象派画家如何凭借着艰韧不拔的精神,在巴黎学院派的艺术家青白的冷眼里成长的作品。这是一本讲述安迪·沃荷艺术工厂如何革新了整个纽约城的故事,这是讲述毕加索和他的情人们爱恨纠缠的故事……」

    「人人心中都有个哈姆雷特的故事,他是复仇的王子,他是孤独的勇士,他是权力的悲剧。无它他是什么,在动笔写作之前,写作者心中就有了初步的基调,然后按照这个基调,哼嗤嗤的把它劈改修剪成心中所设想好的模样。」

    「很多情况下,一些艺术史的书籍表现的像是一只水晶球。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