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5章,惊变 (第2/3页)
也是军长了。
歪头想想。
依稀记得,上次听到黄百韬的名字,还是在第三战区。
才多久的时间,居然又来到第九战区了?还担任了25军的军长。看来,刘峙和顾祝同,也有些私底下交易。
但是也正常。
大佬们之间,谁没有点私人关系。
我和你是朋友,你和他是敌人。但是并不意味我和他就是敌人。
这里面的关系复杂得很。一切都看利益。
“冈村宁次是要……”
“占领襄阳,继而汉中,然后南下成都,威胁重庆。”
“他野心不小。”
“估计是筹备很久了。”
“是啊!”
张庸微微感慨。
确实没想到,冈村宁次会突然动作。
还以为这个老鬼子,会一直蛰伏呢!
没想到,还会主动出击。
日寇在五号作战计划失败以后,冈村宁次居然还有这么一手。
不得不承认,这个老鬼子,是有一点水平的。
很擅长筹划作战。忍耐。务实。
五号作战计划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相反的,冈村宁次在华中,反而是整出了一点动静。
第五战区……
忽然想起一件事。好像和自己有关。
就是自己曾经和李长官提及,第五战区也可以主动出击徐州方向……
既然汉口、九江啃不动。那就往徐州那边去。
很有可能是第五战区的主力去了徐州那边,然后被冈村宁次抓住了机会。
果断出击,直扑襄阳。控制这个战略要点。
当年宋朝是怎么灭亡的。冈村宁次肯定是很清楚的。他想要复制。
拿下襄阳,一路向西,就是汉中。
而汉中,向来都是从陕入川的战略要点。三国时期,魏蜀就反复争夺不休。
想要了解更多。
但是暂时没有。
毕竟是相隔了一个战区。
第五战区的战报,也不会直接向九战区报告。
张庸也没有太在意。
日寇没有重武器,单纯依靠步兵,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第五战区也不是泥捏的……
在襄阳应该有较完善防备。
他刚刚从四战区回来,确实很累。于是告辞,去睡觉。
结果,迷迷糊糊的,被人叫醒。
发现是刘峙的副官。
“什么事?”
“报告专员,五战区出事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不幸殉国。日寇占领枣阳了。”
“什么?”
张庸短暂木然。
张自忠殉国了?
等等……
这不是真的。
怎么会这样?
惊变……
还说自己已经成功将日寇困在汉口。
没想到,还是被日寇找到了突破口。然后一击致命。造成国军溃败。
可以百分百的肯定,第五战区的主力,不在西面。
深呼吸。冷静下来。来作战室。
刘峙已经在了。
看看手表,凌晨三点。
“两个小时之前的消息,张荩臣殉国。”
“是在枣阳前线吗?”
“对。就在枣阳以南的南瓜店。身边就带着两个连。被日寇包围了。全部殉国。”
“怎么会这样……”
“现在已经得知,枣阳一带,李德邻没有安排足够的兵力。”
“可能第五战区的主力调到了东面,想要反击徐州前线的。”
“那就是有人泄密了。”
刘峙满怀感慨。
消息传来,他也是很惊讶的。
日寇的突然袭击,居然造成一位集团军总司令阵亡。
自从中日全面爆发战争以后,还是第一次有集团军总司令级别的高级将领殉国。
之前还完全没有征兆。
沉默。
晦涩。
稍后,有更多的消息传来。
张自忠的三十三集团军,在枣阳前线,只有两个团的兵力。
本来,张自忠是没有必要亲临前线的。但是他坚持要这样做。留下副总司令冯治安带大部队驻守襄阳。
结果遭遇到日寇39师团的猛攻。寡不敌众。最终在战斗中殉国。
“日寇三十九师团?”
“是。”
“没想到……”
张庸暗暗皱眉。确实有点大意了。
没想到,导致张自忠殉国的,居然是一个日寇的三联队师团。
还以为是日寇的哪个主力师团呢。
这种三联队师团,并没有重武器。甚至可能连75毫米山炮都没有。
但是加强了大量的九二步兵炮。
话说回来,日寇这种九二步兵炮,造价比山炮低得多。
因为膛压很低,所以对炮管技术要求不高。所以,一般的兵工厂都能造。
这就导致它的产量很大。可以大量配发部队。
之前,张庸在战斗就发现,日寇的大队编制,往往有六门九二步兵炮。而在过去,一般都是两门。
很遗憾,苔儿庄战役以后,自己和张自忠就没接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