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5章,惊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35章,惊变 (第3/3页)



    所以,这个三十三集团军,应该没得到他什么好处。可能自身武器装备还是比较差。

    毕竟是西北军的底子。爹不疼,娘不爱的。

    桂系自己也是有私心的。不可能给对方太多的精锐装备。

    唉……

    “报告!”

    “专员大人,统帅部电话。委座找你。”

    又有参谋到来。

    刘峙和张庸互相对望一眼。

    都是不约而同的看看手表。

    凌晨三点半。

    委座来电话。

    显然,张自忠殉国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

    唉……

    张庸内心苦涩。

    这件事,好像和他有点关系。

    是他让第五战区向东攻击的。结果被冈村宁次钻了空子。

    总的来说,国军确实有点麻痹了。

    以为日寇在华中不会有大的举动。

    他张庸也有。

    深呼吸。抖擞精神。来接电话。

    逝者已矣。

    生者还要继续奋战。

    直到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

    “委座,是我。”

    “反击。”

    “是。”

    “你立刻去襄阳前线,将日寇驱逐回去!”

    “是。”

    “九战区和五战区的部队,你都可以调动。”

    “我只要69军就足够了。还有三十三集团军的其他部队。”

    “好。”

    对方爽快答应。

    张庸挂断电话。

    对于这项任务,非常乐意接受。

    日寇必须付出代价。

    将日寇驱逐回去?便宜他们了。

    必须想办法吃掉一部分的日寇。

    血债血偿。

    “来人!”

    “到!”

    “给第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报,让他们逐渐撤退到襄阳一线。我随后到达。”

    “是。”

    日寇不是想要进攻襄阳吗?

    好啊!

    我放你进来。

    然后关门打狗!暴揍一顿。

    好久没有打歼灭战了。一直没机会。这次机会来了。

    回到作战室。

    “总座,我要去襄阳了。”

    “好。”

    “命令71军水运到荆州,准备接替69军防务。”

    “你要带69军出击?”

    “看情况。”

    “好。我立刻安排。”

    “另外,命令74军进驻宜昌。”

    “你担心宜昌?”

    刘峙有些疑惑。宜昌好像距离战场很远。

    之前,第68军就是驻守宜昌的。因为相对安全,觉得没必要驻防,于是调去昆明。

    目前的宜昌,是没有主力部队驻守的。只有江防军。

    而众所周知,江防军是没有战斗力的。根本不可能是日寇的对手。

    “有备无患。”

    张庸其实也说不上具体因由。

    就是觉得这个地方,不能空虚。不能让日寇钻空子。

    同样的错误,只能犯一次。

    如果连续犯错误的话,就真的要被冈村宁次按在地上摩擦了。

    既然九战区的兵力足够,那就安排一个主力军,堵住宜昌这个漏洞。一丝一毫都不给日寇机会。

    如果日寇来攻,自然最好。

    如果日寇不来,也没什么损失。船运的话,成本不高。

    “行,我立刻安排。”

    “那我走了。”

    “注意安全。”

    “会的。”

    张庸告辞离开。

    回到机场。自己的办公室。

    虽然是凌晨。但是机场也已经开始运作。

    “来人!”

    “到!”

    “接69军的电话。”

    “是。”

    很快,电话接通。

    接电话的就是69军军长龙慕韩。

    “专员。”

    “有个情况……”

    张庸简单的通报。

    得知张自忠殉国,龙慕韩也很惊讶。

    这个消息,确实非常意外。

    没想到,日寇会朝襄阳方向发起猛攻。

    一直以为,日寇会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结果,日寇宁愿走山区。

    估计是被岳阳卡住了,无法打通,只能剑走偏锋。

    “我马上就去襄阳接管指挥。”

    “专员,需要我做什么?”

    “收拢部队,随时待命。”

    “是。”

    “同时,防止日寇向荆门攻击。荆门守军是哪部分?”

    “报告专员,是黔军103师。师长程志高。”

    “是他?”

    张庸若有所思。

    原来是自己人啊。那没事了。

    这个黔军103师也是他督察的部队。很早就在他麾下战斗。

    后来督察的部队多了,103师才渐渐地脱离出视线。不过,对于这个师的战斗力,张庸还是信任的。

    既然如此,日寇想要沿着江边进攻,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所以,放心去襄阳。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