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机降 (第1/3页)
岳阳。城陵矶码头。
树荫下,张庸躺在摇摇椅上,优哉游哉的看着江面。
半梦半醒……
恍恍惚惚……
太喜欢这样的感觉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可以将脑子全部放空。虽然他的脑子用的很少。
长江在他的面前缺了一个口。可以进入洞庭湖。
从上游下来的船只,想要进入洞庭湖,必须放慢速度,然后艰难的转一个急弯。
而从洞庭湖里面出来的船只,想要上溯重庆的话,则是需要拐弯,然后开足马力。以对抗浩浩荡荡的江水。
很忙。
三岔路口。
三个方向的来船都很密集。
需要水警船负责疏导。下游还有水上稽查站。
主要是检查来自汉口方向的船只。以免被日寇渗透进来。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
来自下游的船只,悬挂的全部都是外国旗帜。
包括日寇自己的膏药旗。
没有外国旗帜,根本就无法通过日占区。
本来以为受到战争的影响,通过汉口的船只,应该不会很多。
结果发现不是。
悬挂米字旗、星条旗、三色旗等各种旗帜的商船,络绎不绝。
他在这里观察了两个小时,就有四艘英国人的商船,三艘美国人的商船,还有三艘意大利商船到来。
都是从下游上来的。通过了日占区。开往重庆或者长沙等地。
船上没有武器装备。
当然,这是必须的。
日寇肯定不允许给华夏输入武器弹药啊!
但是,如果是从朝外面运输武器弹药,日寇则允许。甚至鼓励。
将华夏人的武器弹药都掏光,自然就削弱华夏人的抵抗能力了。
能做这种事的,只有一个国家。
那就是悬挂葡萄牙旗帜的丽璐小姐。她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说曹操,曹操到。就刚刚,一艘满载武器弹药的商船,从洞庭湖里面驶出,向下游前进。
桅杆上悬挂的,就是葡萄牙国旗。
远处有日寇的水上检查站。日寇宪兵登船检查。很快放行。
看来,丽璐小姐要大赚特赚了。
只有她才有特权,可以自由运输武器弹药。
“啊……”
打哈欠。翻个身。
暂时不想做事。只想偷懒。于是继续睡。
可惜,有参谋到来。
“专员。”
“什么事?”
“侍从室请你回电话。”
“好!”
懒洋洋的站起来。
回到67军军部。黄维不在。
这位外行到下面去教导部队去。他其实很忙。
或许,黄维打仗确实不太行。主要是应变能力可能比较欠缺。
但是,在日常教导部队,训练部队方面,真的不错。难怪最后会被派去担任军校校长。
估计光头也是发现了,这个黄维比较适合教导。
“专员。”
“接侍从室。”
“是。”
一会儿,电话就接通了。
接电话的是刘真真。那个古板的女人。
“我是张庸……”
“专员大人,刚刚接到消息,日寇封锁了天津卫的英法租界,禁止人员出入。”
“和我有什么关系?”
“英法向我们求助,希望我们帮忙将里面的重要人物撤出。”
“重要人物?”
“他们没有说是什么人。但是强调很重要。”
“所以找我?”
“是的。他们的特使已经到达长沙,会当面和你商量的。”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回长沙。”
张庸皱眉。
日寇还真是迫不及待了啊!
开始试探英法的忍受程度了。先从天津卫开始。
如果英法屈服的话,他们就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继续要求更多的利益。
其中,就包括英国人控制的开滦煤矿。
英法当然知道。
但是,眼下恰好是英法最虚弱的时候。
敦刻尔克撤退,英国人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重武器全部丢光了。
大批士兵都是空手回到英国本土。狼狈不堪。
法国人也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根本无法继续阻挡德国人的进攻。
德国军队很快就会兵锋直指巴黎。然后法国人不得不宣布巴黎是不设防城市。然后德军进入巴黎。
最终法国战败。宣布投降。
一战的时候,贝当是作为胜利者签署文件。
但这一次,则是作为战败者签署投降文书。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想当初,二十九军宣布北平是不设防城市,法国人那个鄙视的态度……
现在,呵呵。只能说,苍天饶过谁。
被日寇趁火打劫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吧。哈哈。活该。
上船。
回来长沙。
发现狄更斯就在码头等着。
但是没有看到凯瑟琳。也不知道是去忙什么了。
靠岸。
“专员先生。”
狄更斯迫不及待的迎上来。
张庸点点头。表示回礼。但是没有说话。
从天津卫租界里面将人撤出,他其实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
除非是附近有机场。可以空降。
否则……
怎么撤?
打手势,请对方坐下。
就在船上说吧。保密。
大行动不需要保密。但是小行动就需要。
其实,张庸已经发现,系统好像更加适合小规模的战斗行动。
雷达地图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
“说说情况。”
“封锁租界的日寇,大约有五百人左右,都是轻装部队……”
“你的意思是,强行突入,然后将人接走?”
“是的。采取必要的行动。”
“然后呢?将人送到哪里?”
“开滦煤矿。然后上飞机。”
“开滦煤矿有机场?”
“我们可以临时拓展两千米左右的平坦地带,可以起降DC-3运输机。”
“哦……”
张庸明白了。
为什么对方一定要找自己。
原来是涉及到飞机的盲降、导航等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没有雷达,又没有地面引导的情况下,想要安全的降落、起飞,好像只有他张庸能做到。
“如何行动……”
“温盖特中校已经带领突击队秘密出发,今晚就能到达天津卫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