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体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体会 (第3/3页)

再看那边,那几人就瘦弱多了,显然是部曲。”

    袁恒一边说,一边指着。

    邵瑾看了过去,微微颔首。

    确实,府兵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地方百姓富庶,府兵更富庶,有的地方天生就穷,府兵作为地方富户,其实也强不到哪去,只能说穷地方物价也甚廉,当地府兵若不采买外地货物,只在本地花钱,倒也能过得不错。

    另外,如果能够出征获胜,缴获大量战利品回到穷乡僻壤,甚至能奢侈度日很久。

    之前讨伐李成时,并州府兵就大举出动,缴获甚多,一度让地方上物价腾贵,此便是明证。

    基于这种认知,邵瑾开始认真思考父亲的有些举措。

    前番征辽之后,他给左右骁骑卫、左右飞龙卫将士普赐一马,此并非无因。盖因这四卫军士出征需要用到马匹,或做战马,或做乘马,或做驮马,总之是要的。

    战事结束之后,肯定会有损失,所以他将缴获的马匹拿出来了相当一部分,一口气赏出去了近三万匹。

    你的马损失了,那正好补上。没损失,就当加赏了。

    这其实就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持这四卫府兵的战斗力,不让他们因为穷困而怨声载道。

    但左右羽林卫、左右金吾卫等部就没这等好事了,仅有财帛、粮食赏赐罢了。

    这便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不能谈到府兵就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事实上大不相同,无论是战斗力、财富、生活习惯还是忠心,其实都有差异。

    今后制定各项有关府兵的国策时,当注意这一点。

    “右龙虎卫将士颇为不易。”想通之后,邵瑾慨叹道。

    他想了想后,当场唤来中舍人袁耽。

    “殿下。”袁耽长身玉立,器宇轩昂,说话的声音中正平和,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挑不出毛病,真正的士人风范。

    邵瑾以前很欣赏这种风度,认为大臣就该如此,现在还是很欣赏,却没以前那么热衷了,此刻只招手让他走近一些,低声道:“卿即刻手拟一疏,就说并州春旱,请普赐右金吾卫、右龙虎卫将士二匹绢帛。”

    “是。”袁耽没有问为什么,立刻去写了。

    不过三万八千余匹绢罢了,数目不小,但朝廷还给得起。

    陛下将太子派过来,应该早就料想到这些事了,这就是给太子施恩的机会啊。

    写奏疏的同时,不知道为何,他有些庆幸了起来。

    前晋、刘汉、大梁甚至拓跋鲜卑在并州反复拉锯,导致士族寥落,甚至鼎鼎大名的太原郭氏都没多少人丁、资财了,太原王氏更是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土豪,而也正因为如此,并州没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士人与他们竞争。

    不然的话,就凭邵家父子对并州十一郡国(含凉城、马邑、云中、代四郡国)的重视,麻烦可不小。

    奏疏一挥而就,文采飞扬,字迹端庄,送上去后,邵瑾看得赞不绝口,很快便遣人快马带回洛阳。

    四月十六,队伍分批出雁门关,进入了马邑境内。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