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六十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第1/3页)

    黄仲景和黄太也出席了今晚的颁奖典礼。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从上映到颁奖季,都让龙岩大出风头。

    当年《暮春》带着龙岩这样一家以做商业电影为主的公司进入主流的视野后,现在又迎来了一部《定风一号》。

    两部电影都是刘毕戈导演,陆严河主演。

    但是,在这部电影之后,刘毕戈自立门户,即使同样是龙岩入股,却终究不再是龙岩的导演,接下来要做什么项目,刘毕戈自己说了算。而在刘毕戈离开龙岩之后,陆严河跟龙岩的合作,也只剩下一部《焚火3》。

    如今,《定风一号》的表现完全出乎龙岩的预期,从威尼斯获奖开始,到国内国外的票房表现,再到被中国选送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一切都如当初陈梓妍来劝黄太的说法一样:即使《定风一号》按照商业片去拍,获得的商业回报也不一定有把它按照刘毕戈的想法来拍高。

    刘毕戈这样的作者型导演,可遇不可求。一家电影公司碰到一个,如果不好好栽培,帮他打造他的个人品牌,那就太可惜了。能够拍商业片的导演并不罕见,但是能够卖座的作者型导演,却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说《暮春》还有运气的成分,《假死都不行》这样一个非常不电影节的电影,都能被他拍得不落窠臼,风格十足,同时还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这就足以说明,刘毕戈本身的才华,不是孤芳自赏的,不是没有影迷愿意为他买单的。

    而第三部电影《龙门客栈》之后,刘毕戈的第四部电影《定风一号》一拿出来,众人都很惊讶,刘毕戈竟然是一个什么题材都涉猎的导演。

    四部电影,题材和主题就没有重复过。

    但每一部电影都取得了成功。

    现如今,刘毕戈的大导地位已经坐稳。

    如果不是当初黄仲景当机立断要提前帮刘毕戈成立他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恐怕刘毕戈跟龙岩在《定风一号》之后,就会完全不再合作了。

    现在至少刘毕戈的公司还有龙岩注资,有股份在,换句话说,还有着香火情。

    所以,当下,龙岩大力地支持《定风一号》在北美冲击奥斯卡,甚至支持了很多的公关经费出来,也是为了缓和跟刘毕戈的合作关系。

    黄仲景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跟刘毕戈见面。

    可以说,黄仲景为了拉拢这个其实可以说由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年轻导演,这些天他煞费苦心,又是聊电影艺术,又是聊之前每部电影的制作幕后,谈及刘毕戈接下来要制作的电影,大方表态,无论刘毕戈想做什么,龙岩都全力支持。

    其实,就这件事,刘毕戈早就跟陆严河聊过。

    刘毕戈没有想要从此就跟龙岩一刀两断——

    陆严河提醒过他,哪怕以刘毕戈现在的地位与影响力,只要他乐意,全中国大把公司愿意来支持他拍下一个项目,但天下乌鸦一般黑,好歹龙岩的黑,都是黑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没有在背地里下阴招。刘毕戈后面无论做什么项目,都需要有公司投资,包括后期也好,发行也好,这都是刘毕戈自己这家公司欠缺的。与其跟一些陌生人合作,龙岩在国内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只要他们不干涉他的创作,不激化这个最大的矛盾,是可以继续合作下去的。

    所以,刘毕戈并没有真的打算要跟龙岩划清界限。而黄仲景愿意在这个时候来修复关系,刘毕戈也乐见其成。

    陆严河很清楚,刘毕戈虽然已经导演了四部作品,又都成绩不赖。然而,刘毕戈跟他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取得的成绩再突出,也改变不了他们根基尚浅的事实。

    如果刘毕戈真的负气,跟龙岩划清界限,再不来往。那黄仲景现在为了修复关系多么的和颜悦色,甚至是陪笑脸,到那个时候,龙岩的打击和报复就会有多猛烈。别的不说,影片上映的档期,影院的排片,电影的宣传,太多地方可以被龙岩做手脚。

    再者,在旁人眼中,刘毕戈再怎么说都是龙岩培养出来的导演,到了那一步,业内会支持刘毕戈的人还真不一定占多数。你说龙岩干涉刘毕戈的创作方向?有一说一,又有哪家电影公司不干涉导演的创作方向?再大牌的导演,都受电影公司的掣肘。

    情理上是掰扯不清楚的。

    还是那句话,刘毕戈根基尚浅,没有必要让自己走到这一步。

    -

    但陆严河就不一样了。

    他跟龙岩的合作,纯粹是演员身份。

    而且,陆严河在演艺圈所拥有的人脉、能量,远不是刘毕戈能比的。

    他并不需要跟龙岩维系一个和睦的关系。尤其是在《焚火》这个系列在海外院线的票房被他一手“救活”之后,他之前在黄仲景和黄太面前那些指责龙岩“鼠目寸光”的话,也跟着“言之凿凿”“有的放矢”起来。

    黄仲景对陆严河向来是礼敬有加的。

    黄太脸上却还是有些别扭,似乎不太愿意就这么跟陆严河低头认输。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陆严河也不知道怎么的,渐渐就摆在了明面上,又渐渐越来越大。

    黄仲景预祝陆严河今天晚上成功拿奖,一转头,看到温生明,马上补充:“最好像威尼斯一样,再开出一个双黄蛋。”

    陆严河笑了笑,说:“飞鸿奖历史上好像没有开过双黄蛋,对吧?”

    “还没有。”黄仲景说,“说不定你们就是第一届,创造历史。”

    温生明:“飞鸿奖不开双黄蛋的。”

    黄仲景:“无论谁得奖,奖都是我们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陆严河笑,内心腹诽:谁跟你一家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种场合,对谁都是这样的道理。

    陆严河眼角余光瞥到黄太的脸色似乎是实在想说话了,又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不开口,保持着勉强的笑容。

    他心想,莫不是黄仲景怕她开口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所以专门交代了不让她当着他的面开口?

    陆严河觉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他也不懂为什么,明明一开始跟黄太接触的时候,觉得她是一个挺利落干练又有能耐的女强人,怎么慢慢到后面,她却显出目光短浅、锱铢必较的毛病来?

    尤其是在对他的事情上。陆严河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他一个主演了《暮春》《定风一号》《焚火》系列等大卖电影,还写了一部《龙门客栈》给他们拍的“销冠”,是怎么被她视为了需要排除异己的“眼中钉”的?

    只能说,也不是绝对的利益就能绝对地打动人。

    陆严河觉得自己就没有打动黄太。

    他身上的价值只打动了黄仲景。

    -

    张悦真陪在陈品河身边,一路言笑晏晏,跟众人谈笑风生。

    这种社交场合,她向来陪在陈品河的身边,扮演着一个“不为宣示主权但主权就在我身上”的角色。

    她眼角余光瞥到陆严河那一边,对陈品河说:“《定风一号》剧组就在那边,等会儿要不要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陈品河说:“温生明在那边,当然要去。”

    张悦真点点头。

    “是应该去跟前辈打个招呼。”

    两个人正要过去的时候,张悦真忽然看见了一个人影。

    她马上拉了陈品河一下。

    陈品河看去,同样一愣。

    竟然是郑希莫。

    郑希莫今天并没有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提名,他跟他们之间又闹得不是很愉快,所以,当飞鸿奖邀请《钢琴家》剧组出席颁奖典礼、报名单的时候,张悦真并没有把郑希莫的名字放在《钢琴家》的剧组名单里报上去。

    他怎么会来?

    郑希莫的出现,可谓是“不速之客”了。

    张悦真和陈品河对视一眼。

    陈品河:“谁邀请他来的?”

    “不知道。”张悦真说,“或许是北极光电影那边。”

    陈品河眉心有些发黑。

    “他等下不会乱说话吧?”

    “没事,他要说的话、能说的话,也早就说过了,再说什么也是老调重弹,我们只要不回怼,不说话,风向就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张悦真之前对于跟郑希莫的争端处理,确实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帮陈品河在舆论场上扳回一局。

    对此,陈品河也是很清楚的。他点点头,说:“郑希莫跟北极光电影签约,背后肯定有陆严河的牵线搭桥,如果陆严河在背后跟郑希莫达成了什么交易,让郑希莫一直站出来咬我的话,那也很难缠。”

    “难缠归难缠,郑希莫能做的有限,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张悦真说,“真到了那一步,再说。”

    陈品河眉头微皱。

    他听出了张悦真的意思。

    ——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

    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在跟郑希莫合作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个“戏霸”?

    张悦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流露出过这样的意思。陈品河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下意识地深思,难道是他做得太过分?然而,为什么在片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指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呢?他只是作为主演,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电影的意见,郑希莫也好,张悦真也好,当场都没有说什么。

    哪怕郑希莫你当场反驳,说这样不对呢?

    陈品河确实瞧不太上郑希莫。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合作的过程中,陈品河并没有觉得郑希莫是一个多有才华的导演。在现场,他反而比较唯唯诺诺,也没有什么主见。很多时候,都需要陈品河来对一些事情做决定。

    当然,陈品河也承认,他对于自己角色的想法和设计,确实很多。

    到最后,这部电影完全剪辑成了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保留了他最完整的角色弧光,确实是他的要求。

    可是,这不就是一个演员应该做的吗?

    哪个演员不保护自己的角色呢?

    陈品河吁了口气。

    时至今日,他仍然觉得,哪怕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上构成了“戏霸”,他也是为了这部戏好。

    从结果来说,他的表演确实是最受好评的。

    -

    郑希莫也看到了他们。

    双方的目光在人群中汇聚、交织。

    陈品河和张悦真没有主动点头打招呼,郑希莫也只是淡淡地收走了自己的眼神,往另一边去了。

    张悦真有些恼怒:“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也是我们投资,才给了他机会拍出来,还带着这部电影去威尼斯拿了奖,他这是什么态度?”

    陈品河:“算了,别管他。”

    张悦真说:“我们之后再拍戏,真的应该好好看看人,看人品。”

    -

    “郑希莫导演,《钢琴家》就是他的作品。”

    出现在内场的王霄,西装革履,意气风发,身材挺拔,乍一看上去像个年轻的男演员,一点儿不逊色,但一众人听到他就是现在负责北极光电影的人之后,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么年轻的掌舵人,确实少见。

    在电影这个行业,幕后的管理者,往往都是经验铺就的履历。

    王霄明显就是还没有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估计大学毕业都没有几年。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么年轻,是怎么站上这个位置的?

    当然,很快就有知道内情的人小声说,人小伙儿是北极光老板林德盛的女婿。

    听了这话的人,随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王霄自然也看得出来众人几种神色表情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场面,他早已经习惯。

    王霄不能说心中不介意,只是事实既定,他不可能在自己胸前挂个牌子,以“靠自己”三个字示人。

    有背景就是有背景,好歹在振华大学干了这么久的青年协会会长。

    他的心态固然有“天之骄子”的一面,也早在历练中有所锤造。

    王霄面不改色地陪着郑希莫一起跟现场的各个大佬周旋,寒暄。

    在今天这个场合,他的任务很明确,结识人脉,以郑希莫来营造北极光电影尊重电影创作者的形象,释放信号。

    北极光名头很大,但北极光电影却是个新生小儿,有的是需要在场众人“助长”的时候。

    -

    “学长!”陆严河满面笑容地跟王霄拥抱到了一起,“兜兜转转,我们竟然干成了同行。”

    王霄也笑,说:“你是大腿。”

    陆严河:“早知道你愿意来做这个,我就把你挖到灵河来了。”

    这是玩笑话,也是客气话。

    王霄说:“没事,以后我们一定要找项目合作,我一样给你打工。”

    陆严河点头,说:“这个可以有。”

    这些话,说得挺客气,仿佛在这之前,两个人都很久没有交流了似的。

    这话当然也是说给周围人听的。

    他和王霄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没有断过。

    灵河好多影视项目,北极光都是有投资的,包括北极光电影。

    份额能留给他们,一是双方合作已久的香火情,二也是王霄作为北极光电影的负责人,跟陆严河的私人关系,远不是北极光其他人能比的。

    李治百会接下郑希莫导演的《人之逆旅》这部文艺片,背后也有陆严河、陈梓妍等人的牵线搭桥。

    不然,哪有那么容易就请到李治百。

    如果去仔细研究几个演员参与的项目,就会发现,其实,看上去很多演员参演的项目来自不同制片人、不同导演,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同一资本阵营。

    陆严河、李治百和王霄,灵河、北极光,这些当然不算属于同一资本阵营,但却因为这些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却是绝对属于同一利益阵营的。

    演艺圈也是个人情社会。

    人情不是永远都是个贬义词,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可信度”。

    李治百信任陆严河,陆严河信任王霄,王霄因为对陆严河的信任,在陈梓妍的建议下签下了郑希莫,然后,又让李治百成为了郑希莫新片的男主角。

    这就是一个人情圈。

    它就一定是糟糕的吗?

    未必。

    王霄拉着陆严河到一旁,小声说:“之前你回我的邮件,我看了,你真的觉得做网络大电影的前景不明朗吗?”

    “目前很不明朗。”陆严河说,“但是,如果是养团队,我觉得可以做。”

    王霄说:“北极光电影现在确实定位有点模糊,我跟林总也沟通过,到底是要把北极光电影做成一家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还是作为北极光的补充业务版块,林总也还没有想好。”

    “因为北极光电影起步太晚了。”陆严河说,“其实每一家视频平台都在布局电影版块,电影版块虽然净利润不显眼,可是你也知道的,电影它本身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传媒公司来说,都有着更广泛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财报、对于整个集团的市场经济而言,它是可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林总不是没有想好定位,是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砸钱厉害、回报极小,对北极光来说,北极光电影如果不能挑战传统的电影公司,在电影市场真正攻城略地分杯羹,那还不如就仅仅作为一个业务版块,先吊在这里,看看行情,蓄势待发。”

    王霄点头:“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不过,我终究还是想要做一些东西出来。”

    “其实,你背靠北极光视频,有着最好的平台资源。”陆严河笑了笑,“之前马致远的那部《身陷丑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影,不是一定要投资高才能够获得大回报,只要资源用在刀刃上,用话题度,也一样能博取关注,但如果是我做《身陷丑闻》,我就不会只赚这点快钱,就像跳起来剧场一样,它每一部戏的利润可能都不超过一百万,但是,它每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