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有平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自有平台 (第1/3页)

    “电视剧和电影之间当然有壁垒,这我一直是承认的,也认同的,但是,对于有创作能力的创作者来说,不同的艺术呈现形式,只是不同的工具而已。”

    在《尸相2》的特别放映场,出席宣传的陆严河在现场被一个观众提问到《舟》这部电影今年在北美颁奖季的表现时,陆严河就趁势提起了导演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擅长的领域,这是当然的,但这种适合和擅长肯定不是因为领域本身,而是跟一个领域需要的特质呼应上了。”陆严河说,“《舟》这部电影,从我看完剧本的第一刻起,我就没有想过,还有第二个导演更适合执导这个故事。”

    “我对罗宇钟导演非常熟悉,说实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跟各种各样的导演打过交道,也见到过很多才华横溢的导演,奇才、怪才……什么才都有。然而,《舟》这样的电影,奇怪、怪才都不适合,这是一个一定非常传统叙述、懂得经典剧作结构的导演才能拍出它原汁原味色采的剧本。”

    陆严河也没有忘记这是《尸相2》的特别放映场,话锋一转,话题又回到了《尸相2》上。

    “那让罗导来拍《尸相2》,在我的想象中,也很难拍出《尸相2》的那种步步紧逼、时刻箭在弦上的惊悚感和紧张感。”陆严河说,“说白了,这就跟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习惯的语气和语速一样,你让一个语速慢的人去很快地说话,跟让一个语速快的人很慢地说话,一样困难。”

    关于《瓦光》要拍摄成电影这件事,还没有在公众领域传开。

    只是业内再议论。

    但是,陆严河这番话肯定也会被业内的人议论。

    陆严河倒是希望他们真的议论一下,而不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影视剧壁垒上。

    壁垒存在这件事,每个人都知道。

    如何跨越壁垒才是在当下应该去讨论的。

    -

    很多经典电影,它的制作水准未必比现在的精品剧高。

    前两年,戛纳获奖之作《坠楼的剖析》,单从视听语言来说,很多剧集都可以达到。

    英剧《流人》,还有辛爽的《漫长的季节》,都是完全可以视为电影级别的视听制作。

    《瓦光》它的定位又不是古装大制作电影。

    灵河和陈玲玲导演都达成了共识,《瓦光》的制作就是按照三部普通的电影来制作。

    不会因为它改成电影来制作,就进一步提高制作预算。

    就按照拍低成本文艺片的拍法拍《瓦光》这部电影。

    -

    “你觉得我能演吗?”

    江玉倩主动打来电话,询问陆严河。

    陆严河说:“我不参与选角,但是,从剧本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你适合。”

    《瓦光》这部电影,陆严河相信,只要是在表演上有追求的女演员,都会心动。

    陈碧舸是因为年龄不合适了,不然,她或许也会感兴趣,想要出演。

    “不过,你现在还接这种制作预算、又并不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影吗?”

    《瓦光》三部曲也不是传统上的、可以拿奖的题材。

    江玉倩说:“我看过它的剧本,当时它还是一部五集的剧集,之前这个剧本找到过我,后来因为投资的问题,它没有了下文,可是我一直记得它。”

    “原来是这样。”

    “没想到这个剧本兜兜转转到了你那里,由你来制作了。”江玉倩说,“还变成了电影三部曲。”

    “因为五集剧集无法找到盈利点。”陆严河说,“实在没有办法。”

    江玉倩:“那我直接主动去联系陈玲玲导演吗?”

    “嗯。”陆严河说,“我觉得可以,不过,陈玲玲导演对这个故事似乎有一种非常私人的情感,她的选择倾向性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你别以常规的思维去思考这件事,祝你好运。”

    江玉倩说好。

    她说:“我相信她对我还是青睐的,不然之前剧本不会送到我那里去。”

    也是。

    陆严河觉得江玉倩说得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