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平台 (第2/3页)
-
《舟》在北美的小规模放映,成绩还算不错。
最近几天,单馆票房突破8000美元。
这个时候,很多颁奖季的大势影片都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宣传。
《舟》属于启动得非常早的。
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架势。
绿谷似乎也根本不奢望从院线票房上赚到钱,从宣传公关方向,到侧重点,都是冲着冲奖去的,几乎不考虑这部电影是否能够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不过这部电影本身也没有商业性就是了。
虽然这个故事的“罗生门”让它在舆论场上有大量的讨论价值——
但是,这些讨论价值无法转换成电影票。
-
“尽管《定风一号》最终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可是,它也进入了九强名单。加上之前《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陆严河这几年在北美颁奖季的风光,实话实说,今年《舟》大概率还是会被选送为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片子。”
在中国媒体的讨论中,《舟》也是今年北美颁奖季的种子选手。
温生明和于孟令在绿谷的安排下,已经出席了好几场对谈、访谈节目,为《舟》做宣传。
这既是电影上映的宣传,也是颁奖季的公关宣传。
尤其是温生明,去年已经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本来以为那已经是他在北美颁奖季的高光时刻,谁都没有想到,第二年,他又来了。
于孟令受到关注,是因为她在电影中的存在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某种程度上,她在电影中的形象,就是很多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形象。
对评论界而言,她之前又靠着《犹豫人生观》拿到过比卡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女演员奖,并非无名之辈。
故而,即使于孟令在电影中的这个角色并没有太多发挥演技的空间,但有限的几个能够清晰捕捉到她表演的镜头,都让人眼前一亮。
有的时候,配角要出彩,不像对主角要求那么高——因为他们本身就戏份有限,所以,大家往往不会从一个角色的丰富度和复杂性来衡量,而是从一两场戏的精彩程度来判断。
这一点尤其在最佳女配角这个奖项上非常明显、突出。
远的有朱迪·丹奇在《莎翁情史》里仅靠8分钟的出场时间就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有蒋雯丽仅靠一个镜头就成为《霸王别姬》里不可磨灭的光彩,近有《留校联盟》里达明·乔伊·伦道夫一战封神,给出的表演细腻、动人又有余韵。
这是绿谷根据媒体评价和提及率做出的判断——原本于孟令并不被作为这一届颁奖季的公关重点。
施密特·劳力说:“说实话,如果我是你的经纪人,我绝对不会允许《舟》这部电影这么剪辑,几乎不给你任何去呈现表演的镜头。”
陆严河:“这部电影,我的角色就不应该是一个被关注到的人物,我只是没有呈现出在颁奖季可以被看到的表演而已,这不代表我的表演不够好,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到的。”
施密特·劳力说:“以《舟》这部电影目前的声势,你的表演本不应该被忽视的。”
-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仅仅施密特·劳力这么说。
陆严河在接受《综艺》采访的时候,他也被问:“为什么你会选择让这部电影呈现成现在这个样子?你的角色几乎处在一个被忽略的位置,实际上,很多人都说,你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难度很高,只是因为镜头空间的关系,所以无法被看到。”
“导演必须做一个取舍。”陆严河说,“保留突出我表演的镜头,电影的形式与内核表达就会受到影响,变成人物在表演上的角力,嗯,那样的话,或许我们每个演员的表演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突出,可是,《舟》就不再是现在这样一个静水深流的《舟》了。《舟》的杰出,之于我,就在于它的不动声色,在于它表象之下,每个人都可以有一种解读。”
《综艺》的记者问:“会觉得可惜吗?又一次错过了表演奖项的角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