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大婚与归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章 大婚与归政 (第2/3页)

一点和民间是相同的,它代表的含义就是皇家更盼望子孙后代权力的延伸。吃完饺子以后,接下来就要举行合卺礼。合卺礼是中国古代婚礼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卺就是瓢,把一个匏瓜分成两半,做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端一个,喝下瓢中的美酒,就是合卺,象征着婚姻美满,白头偕老。后来,人们又设计出连体式酒杯。

    合卺宴的结束,标志着大婚典礼中最重要的成婚礼接近尾声。紧接着要举行的是一系列的婚后礼。1889年农历二月初二,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内举行朝见礼,初四举行庆贺礼,初五、初八分别举行筵宴礼和祈福礼。太和殿上高悬巨幅“囍”字,皇家乐队分列东西两边,光绪皇帝坐在太和殿内,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庆贺礼结束后,还举行隆重的颁诏礼。颁诏礼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礼部官员把帝后大婚的喜讯昭告天下。

    1889年农历二月十五,光绪皇帝在太和殿设宴,款待皇后娘家的男性成员和王公大臣,而皇后则出面宴请娘家的女性成员。至此,光绪皇帝的大婚典礼落下帷幕。

    光绪十五年的这个春天,在到处贴着大红字显得喜气洋洋的皇宫内苑,心情最复杂的恐怕莫过于不再垂帘听政的太后慈禧了。皇帝亲政虽然是表面的权力交接,但仍然是一个最敏感的关口。

    当年太后召集御前会议,宣布指定这个三岁半的孩子继承帝位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的权威具有足够的自信。果然,当时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当年参加御前会议的王公大臣们当然清楚,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帝位的继承者应当是在同治的下一辈“溥”字辈中挑选;即使是讲血缘的远近,道光皇帝的亲孙子也不是只有醇王奕譞的这一个儿子。明摆着的事实是,奕譞是慈禧的妹夫,这孩子是慈禧胞妹的骨肉,再也没有比他和慈禧更亲的了;何况醇王这位七爷比不得恭王那位六爷,为人好说话、好对付得多。更重要的是,这孩子还很小,眼前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