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大婚与归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章 大婚与归政 (第3/3页)

得让太后垂帘听政,而且今后要继续听政十好几年!也许正是因为王公大臣们都看得很清楚,谁也不愿意拿脑袋去撞南墙,所以才没人出头反对。

    这孩子再小,一天天总是要往大里长。说快也快,前年虚岁十七,按祖宗的规矩就应该“亲政”了。早有会看风头的官员出来上折子,说是皇上还小,要请太后继续垂帘。如此讨好太后的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你上我也上,大家一起请求,连光绪的生父奕譞也接连上了两道奏折,并且还暗示光绪自己当面去向慈禧请求。过去虽说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但“东边的”话少,主意都是“西边的”拿。光绪七年,“东边的”“没”了,从形式到实际更成了一个人当家。光绪九年元旦,在养心殿召见军机的时候,大臣们发现,慈禧不是像过去那样坐在光绪身后,而是与皇帝同坐在御榻上,太后在右边,皇帝在左边,从幕后公然走到了台前。光绪十年,说是办事因循贻误,又把恭王给撤了,让他回家养病;把军机大臣一班人全都罢了,换上来的庆亲王奕劻、理亲王世铎、谭钟麟、陈到魁等这班人,有的更平庸,有的更贪婪。这当口,正是慈禧太后越来越顺心遂意的时候,既然是王公大臣们包括醇王在内都一再地吁请,她老人家也就只好“勉允臣工之请,训政两年。”

    两年的时间,过去得更快,转眼到了光绪十五年,训政到期。二月初三这一天,光绪一大清早先到慈宁宫给太后行礼,然后登上太和殿受贺。从此,光绪正式开始亲政;与此同时,龙椅后面的帘子撤了,慈禧结束了她的第二次垂帘听政。

    光绪亲政,在慈禧则是“归政”。何谓“归政”?本来这个东西就是人家的,让你暂时照看一下,现在人家该拿回去了,这就是“归政”。

    要知道“皇权”这东西,慈禧不是只照看一年两年,而是为同治照看了十二年,为光绪又照看了十四年,加起来是长达二十六年。现在真的“归政”了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