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日谈判(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日谈判(二) (第2/3页)

的是清国,早在去年十月份清国就提出和谈。而俄德两国则认为应该在清国内谈判,因为现在战局是于清国有利的。

    这时,刘飞扬下令清军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挺进,同时请李鸿章派北洋水师封锁对马海峡,使日本无法援助在朝鲜的日军。

    日本马上抗议清军举动,刘飞扬则回称清军只在其国内布防,而李鸿章也以北洋水师是在公海上巡游,无关日本。

    同时,李鸿章则称自己年事已高,决不会去日本谈判。清庭也表示决无去日本谈判之理,若日本不愿在清国内和谈或无意和谈,愿于日本再兵戎相见。

    对于刘飞扬率清军的虎视眈眈和清庭的强硬,日本不得不同意在清国的天津谈判。

    正月十六日,迎着萧萧细雨,伊藤博文受命从横滨起程,带着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军部参谋次长村上操六、驻华公使长谷昭信等人,驰往中国。正月十九日,伊藤博文一行人抵达中国天津,到后次日,即以春风楼为会议所,互勘敕书开始谈判,日本方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等人都亲自参加谈判。

    春风楼里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中方准备非常充分。双方见面寒暄完毕后,伊藤博文说道:“你我东亚两国,最为邻近,同文同种,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日本者,也未必于有益贵国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日清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

    李鸿章想起数月前,户部待郎张萌桓和湖南巡府邵友濂在日本受辱的经过,心中冷笑,表面却说:“数月前在日本时,我国之使臣就向首相进言,兵凶战危,两国之战况未必就是结局,已有和谈之意。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思结局,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伊藤博文叹道:“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形势瞬变,非人所能预知,本首相也自惭心有余而力不足。贵国之新军,悉照西法训练,甚精;贵国领土之庞大,人物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