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中日谈判(二) (第3/3页)
出。此次本首相来华前与国中之人士谈论,也深知我国必须重新自视,方能自立。”
第一次谈判中,尽管伊藤博文想尽力表现出恢宏的气度,但作为战败者,仍难以掩盖尴尬艰难的处境。事后,李鸿章评论说:“伊藤博文高谈阔论,目的不过是想借此博取同情,间或用冷嘲热讽,或自扁身价,不过是想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罢了。”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伊藤博文心酸自知。
二十一日,双方举行第二次谈判,伊藤博文提出的停战条件,日军占领朝鲜,朝鲜不再是清国的藩属,同时对于台湾水师在日本击毁的横须贺造船、筑地兵工厂和焚毁的城市应由清国支付赔偿。就目前而言,日本是战败的一方,朝鲜是大清藩属国,岂可割让。更有日本还要大清赔偿,这个实在嚣张的太离谱。
李鸿章强按心头怒火,说:“我之在此,实系诚心讲和,我国家亦同此心。乃甫议停战,贵国即要我国之藩属,又要我国付赔偿。如此我若能应,试问伊藤首相,设身处地,将何以为情?中日系切近邻邦,岂能长此相争,久后必须和好。但欲和好,须为中国预留体面地步,否则,我国上下伤心,难说有人不愿,违了和谈大计,即和亦难持久。如贵国一意为之,我看这也不必谈了。”
李鸿章假意要走,伊藤博文忙拦道:“谈判吗,如生意,有出价的,有还价的。中堂大人不必如此着急。”
李鸿章提出清国的条件:一,日本必须撤出朝鲜;二,日本必须赔偿清国白银一亿两;三、日本以后的军舰吨位不得超过清国的三分之一。
伊藤博文以为他的叫价就已经很大了,但他没想到李鸿章的要价更高的不可思议。
伊藤博文想用中国的规矩,讲情面,给面子,来迷惑李鸿章,奈何李鸿章一点面子也不给,并限定于三天内做出答复。英国人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李鸿章的谈判条款和谈判策略都是和刘飞扬密议的。日本人想以中国讲情面,要面子的这个思维去处理和谈事务,结果反而被李鸿章等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