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论战 (第3/3页)
的知识分子的关注,也引起他们的思考。其中很多人加入改良派中,改良派的力量急剧壮大。而革命派在刘飞扬的引导下,大力的发展在民间的力量。在军队中,在资本家、工人中,在学校,在城市、在农村,一股暗中的力量的逐渐的展开。
刘飞扬也借着一场大论战,频繁的到军队、军校中去讲、去听官兵们对这场论战的思想变化。
除了这,他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新办的南京陆军军官学堂中,他们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黄兴、段祺瑞,在军队中,发现两个新任的连长,王士珍、冯国璋,还有只有军校学生蒋方震、蔡锷、张孝淮、李烈钧。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原来都在北洋,甲午战争后,他们感到北洋无望,而此时,南洋新军正在扩军办校,他们就南下来到两江加入新军。
因为段祺瑞有留学德国的经历,所以就被安排进南京陆军军官学堂任讲习。王士珍和冯国璋都参加了甲午战争,而且都带过兵,所以就安排他们去任新兵的连长。
黄兴是在孙中山的介绍下进入南京军校的。
刘飞扬见到这些人,看到这些名字有点吃惊,有点高兴,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但那只是在自己的记忆中,以后他们还能不能成就一方事业,还要看自己了。刘飞扬并没有刻意的去安排他们,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切需要他们自己去努力。
改良派、谨慎派、保守派吵的都要天翻地覆了,刘飞扬在两江做着自己的事,天下的纷争好像与他无关。
他在南京设立了一个新式武器研究所,对外称时代公司。刘飞扬经常亲自指导新式武器的研究。
刘飞扬把精力主要放在军队,他知道身逢乱世,军队就是生存之本。中国要这个世界要崛起也要靠军队来保障。虽然击败了日本,但战争并不是就此终止了。列强对中国击败日本,并不认为中国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了,他们还对中国虎视眈眈。日本也在厉兵秣马,妄想再次与中国较量,击败中国,实现它的大陆政策。
所以,说的再多,最后还是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