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论战 (第2/3页)
前头。革命派可以躲在他们后面去发展自己的力量。刘飞扬还认为,不能让保守派在一边看热闹,应该把他们也拉下来。他让孙中山派人写一些保守派的文章,引起保守派的反应,使他们也加入到论战中。
刘飞扬说,既然要让民众认识到新思想,就不能仅仅呆在屋子里写一些文章就可以了。革命党人应该到民众中间去,用民众的语言,去当面的告诉他们。他可以安排革命党人到军队中,工厂里,学校里去宣讲,革命党人也可以去城镇、农村宣讲。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这个时期以传播新思想为主,不要去提革命。
孙中山由衷的佩服,刘飞扬就像一个指挥家一样,指挥着这场宣传战。他能调动场上的每一个部分,能让全场按着他的指引在动。
和刘飞扬交流了之后,孙中山让人在一些报纸发表了几篇了保守派的文章。这立即引起改良派的注意和反击,保守派也马上加入论战中。这场论战更激烈了,今天你与我争,明天我与他争,后天他与你争,报纸的销量也大增。
朝庭里也开始有争论了,以光绪为首的帝党渐渐的靠近改良派。一方面他们认为改良能使大清再强大起来;更重要光绪认为他可以通过改良来掌握大权,来摆脱慈禧的控制。
而朝中的洋务派慢慢的接受谨慎派的观点,他们也看到仅仅靠学习西方的一些技术是不足以改变国家的现状的。但是他们又反对仓促变法,引起剧烈的动荡,而失去他们掌握的实权。
朝中的保守派,主要是一些王公宗室和守旧的大臣,他们担心任何一点变化,使他们失去权力和崇高的待遇。
大清国里的权力的掌握者慈禧也关注这场论战,改良派的观点,她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更何况改良派多次在文章中提出希望由皇帝来推动变法,那变法之后,她这个太后还能掌握权力吗。
保守派的观点都是那些陈词滥调,以前连洋务派都说不过,现在更是式微。倒是这个谨慎派的观点可以考虑,不操之过急,不求剧变,自己倒可以慢慢来控制它,把它握在手中。
大论战,引起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