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外患内忧 (第1/3页)
、、、、、、、
就在中国内乱不断的时候,毗邻的俄国也不太平。
1907年1月14日晚上,两声枪响打断了基辅歌剧院内盛大的演出。惊恐声平息之后,人们发现内阁总理斯托雷平倒在血泊中,这一切就发生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视野之内。凶手是一名社会党人。斯托雷平自5年前任总理以来,以不妥协、不留情面的作风著称。不久前,由于第二届俄国杜马(议会)否决了他的允许农奴充分享有财产权的改革提案,他随即解散了杜马。
俄国政府也处于动荡之中,但俄国的对华侵略政策却没有因斯托雷平总理被刺而变化。代理外交大臣尼拉托夫诋毁清政府在蒙古进行的军事和行政改革,指责清政府在外蒙古推行的新政措施是敌视俄国的行为,并且试图在军事上大加干涉。
在中国大革命一触即发之时,俄国人看到清朝朝庭忙于处理内乱,无暇顾忌边疆事务,煽动被它收买的外蒙封建领主和活佛,酝酿叛乱。
1907年2月18日,外蒙叛乱集团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独立”。清庭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向蒙古诸王公陈述利害,试图劝慰安抚:“如以本大臣办事不洽蒙情,宁将予一人置诸锋刃,不可受人愚弄,将蒙古送于他人之手。抑或不愿内地官吏管辖,如欲改为自治,本大臣立刻即为电奏请旨,但不可倡言独立。”但办事大臣三多的斡旋努力未能奏效。
1907年3月,在大革命的前夕,清庭驻乌里雅苏台将军奎芳等被分裂势力告知:限“于七日内将仓库、银、缎、军装等项,一律交蒙参赞接收,自备资斧回籍”。奎芳拒不答应,清庭有心出兵但乌里雅苏台远新疆万里之遥,并非易事。一个月后,武汉起义爆发。
到1907年5月,蒙古“独立军”已达5000余人,在沙俄支持下进攻科布多。中国中央政府驻新疆军队曾奉命东援,但大势已去,1907年6月6日,外蒙古全境失陷。
1907年的3月18日,在透露出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