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五十七章 魏征之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五十七章 魏征之忧 (第2/3页)

天子向第一座暖房而去,走进暖房,气温一下明显上升,外面原本寒冷刺骨,但暖房里温度明显上升,俨如春天一般。

    阳光很高,透过玻璃照射进来,使整个暖房格外明亮。

    第一座暖棚占地约五亩,又分隔成五座小暖房,土豆就在第三座暖房内培养,他们完全按照种植山药蛋的方式进行培植。

    将土地做成一垄一垄,水份、肥力和温度都正好,两名教授带着十几名学生专门负责培植三种农作物。

    土豆果然长出了一寸长的小苗,绿油油一片,他们只用了一分地来进行培植。

    负责培植土豆的教授叫李宽,他向萧夏行一礼,“启禀陛下,这种万里外的土豆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好种,适应性很强,而且微臣能感觉到,这种农作物产量一定很高,和山药相仿,一定会成为百姓的福音,”

    萧夏点点头,“有了种子我们心头就稳了,先不急一时,试验两年后再大规模推广。”

    “请问陛下,烟草是什么?”孙少华不解问道。

    萧夏缓缓道:“烟草和茶一样,是一种嗜好品,会让人上瘾,所以烟草必须由朝廷垄断,作为税源,这个不急,可以种植储存种子,等以后再种植,朕准备把它在海岛上种植,然后成品推销到大食,它一定能推给朝廷带来滚滚财源。”

    萧夏随即又参观了红薯暖棚和花生暖棚,和土豆一样,都已经出苗,长得郁郁葱葱。

    萧夏又对学正孙少华和司农寺卿道:“明年农学院和司农寺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殷州带来农作物在我们本土培植起来,需要多少钱都由财政支持,这里面的棉花,一旦培植成功,就可以大规模推广,取代细麻种植,朕已经吩咐了匠作监,棉纺技术一定要衔接上。”

    萧夏提高了声音,对所有人道:“各位,这批新农作物的种植,关系到我们大隋的人口增加,朕希望二十年后,大隋人口突破一万万,我们就可以向海外发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跨越万里的大洋,终将成为我们的内湖。”

    回到洛阳已是中午,大家各自散去,魏征和房玄龄来到洛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