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53章 曹文直洗脱冤屈,探伤器惊动航空部门,为战鹰排除隐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53章 曹文直洗脱冤屈,探伤器惊动航空部门,为战鹰排除隐患 (第2/3页)

池可以提供高启动电流,这玩意只有火炬厂可以生产。

    李爱国听到火炬厂这个名字,也意识到事情难办了。

    火炬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军工电池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坦克专用铅酸蓄电池,航空专用铅酸电池,还生产了深潜器用蓄电池。

    与其说是一家电池厂,还不如说是军工科研单位。

    “齐教授是哈飞的人,应该跟火炬厂有联系,先找他打听一下。”

    中午吃了饭,李爱国来到了116工程车间,却得知了一个令他没想到的结果,齐教授请假了。

    “这个老齐,怎么在关键时刻不见了踪影。”野生汽车专家有些郁闷。

    宗先锋说道:“昨天晚上齐教授跟我打听了超声波探伤器昨天的检测细节,他不会是有什么想法吧?”

    此话一出,工作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了。

    “不能够,齐教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家伙别多想,继续工作吧。”李爱国了解齐教授。

    这种人能够十年如一日的隐姓埋名工作,思想觉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更何况,超声波探伤器真正的核心技术只掌握在李爱国自己手里。

    只是齐教授去哪里了?

    此时他正进到了航空总局大领导的办公室内。

    大领导看到齐教授进来,手里拿着份材料,面带笑容,就知道肯定有好消息,于是放下手中的事情:“齐教授,看你这样子,是有什么好消息吧,武装直升机的装配完成了?”

    齐教授也没多说,把材料往大领导的手边一递:“前门机务段那边新搞出一种设备,可以检测铁轨内部的缝隙和暗伤。”

    “铁轨.是金属材料,难道说这玩意也能检测航空金属材料?”

    “我正是这样想的,所以特意来跟您汇报。这上面是昨天刚进行的一场检测,我了解了全部”

    大领导一听大喜过望,一把拿过齐教授手中的材料,仔细翻开看。

    上面虽然没有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是可以确定超声波探伤器确实能检测铁轨。

    “好好!”

    看到精彩处,大领导还忍不住连连点头。

    看完之后,大领导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拿起电话就打:“小刘,你去看看南飞的苏工还在不在部里面,这家伙这几天一直赖在部里面,在的话,把他请过来。”

    挂掉电话后,大领导兴致勃勃的认真翻阅材料。

    齐教授则皱起了眉头,老苏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不是在南昌主持教练机的制造工作,跑到京城干什么?

    此时,南飞初教6的量产负责人苏总工正从部委的办公室里往外走。

    因为初教6是国内第一款真正量产的飞机,虽有了歼教-1(生产三架)的技术打底,南飞接过了量产工作,因为技术底子薄弱,量产推进得不理想,特别在如何检测机身金属暗伤问题上,更是迟迟没有进展。

    苏总工来到部委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来是看看能不能从这边得到一些援助。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个道理放在工业部门也能成立。

    不过金属材料检测在这个年代一向是老大难,就连老大哥都没能解决,结果很不理想,部委这边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从加工工艺上下功夫。

    二来是表决心的。

    初教6在试飞的时候也曾遇过困难,鉴于此,对于是否应该继续研制,还是应该仿制老大哥家的雅克-18А飞机就成了分歧点,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四局和工程部觉得仿制雅克-18А飞机的技术已经成熟了,没有必要继续研制初教6了。

    四局曾经给南飞下达过仿制雅克-18А飞机的任务。

    只是南飞扛住了压力,要把原来的研制计划坚持下去,决定同时进行两种飞机的试制,工厂的支持使初教6研制工作得以延续。

    苏工回想起当时的场面就有些后怕。

    现在初教6的量产遇到了困难,那些支持雅克-18А的人又重新站出来了,搞不好就是一场大风波。

    所以,苏工才要提前到部委来做工作,争取得到所需要的支持。

    正当苏工怀揣心事走出办公大楼的时候,后面跑来一个干事,边跑边喊:“苏总工,请等一下。”

    听到有人在喊自己,苏总工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了来人:“刘秘书,有事儿?”

    刘秘书气喘吁吁的说道:“我们领导请您过去一下。”

    听到这个,苏总工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这阵子他一直在部委里,大领导也知道,从来没有召见自己,现在突然改变主意,是怎么回事儿?

    不过既然这么这么着急,肯定是有要事,苏总工随着刘秘书来到了大领导的办公室里。

    刚进门,就愣住了。

    他跟齐教授是老同学,还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齐教授去了哈飞,他去了南飞。

    听说齐教授那边正在进行一项重点飞机的研制工作,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了?

    大领导看他的样子,笑了笑说道:“老苏啊,你跟老齐都认识,我就不介绍了,你先坐。”

    待他坐定,大领导拿起安分材料,递给他:“老苏,你得感谢齐教授了,你跟我要的东西,我给你搞不来,齐教授找到了,你看看。”

    苏总再次愣住了,齐教授是直升机设计专家,也不了解金属检测啊,怎么就找到了办法?

    用后世的话说,这就还叫做跨行了。

    只是苏总也顾不得那么多,翻开报告就看。

    当他看到“检测二十毫米铁轨,检测出缝隙”一行字时,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睛看去。

    那几个字没有任何变化。

    不,不能激动,到底是怎做到的呢?能不能适用于所有金属材料呢?准确率呢?

    强忍住激动,苏总继续翻看下去,这下子他震惊了。

    苏总此时有些“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东西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这不是就是初教6急需的东西嘛,这就造出来了?

    苏总缓了好一阵子,才平复下心情,回过神来看向了大领导:“这种超声波探伤器,真的存在,不是故意来忽悠我的吧?”

    大领导哭笑不得:“担心?那好办啊,这是前门机务段工作室造出来的,齐教授跟工作室的李爱国有合作,我们去前门机务段,眼见为实,也让苏总能够踏实。”

    此话一出,苏总感觉自己好像误会了大领导。

    这种技术上的细节,交给专门负责的领导就可以了,大领导却要亲自走一趟,这不是为了确定超声波的探伤器是否有用,而是为了给初教6站台。

    是做给四局的那些人看的。

    苏总这会正求之不得,马上点头:“没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