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曹文直洗脱冤屈,探伤器惊动航空部门,为战鹰排除隐患 (第3/3页)
题,领导,齐教授,走,咱们去前门机务段。”
前门机务段是铁道部的地盘,他们就算是要去也得先打招呼。
大领导给腾领导挂了电话,接电话的是腾领导的秘书,表示滕领导正在跟下属机务段的领导谈工作。
“把电话转接进去,告诉老藤,我有急事儿。”
滕领导这会正在看邢段长递交上来的报告。
“这东西就是传闻中,火车司机造物救师傅的物件吧?”
邢段长思忖片刻,才明白滕领导的意思。
铁路系统是个大家庭,消息传播得很快,李爱国造出超声波探伤器,帮着曹文直洗清嫌疑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出去。
这年代铁道系统讲究传承有序,现在徒弟救了师傅,这太符合人们对传统师徒的印象了,人们纷纷夸奖这孩子仁义。
这事在传播中也越传越邪乎,最后还搞出了“火车司机造物救师傅”之类的俗语。
“就是这玩意。”
“看来传言是真的了,爱国同志是个好同志啊。”滕领导点了点头翻开了报告。
刚看了两眼,电话就接进来了。
“前门机务段?李爱国?超声波探伤器?”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滕领导有些惊讶了,挂掉电话后,还笑出了声。
“怎么了,领导?”邢段长懵了。
“没想到啊,这新玩意刚造出就被航空方面盯上了。”
“啊?”邢段长更懵了。
由于航空方面大领导的级别比较高,在解放前跟滕领导关系还很好,滕领导当即决定亲自带人前往前门机务段。
铁道部的领导和航空方面的领导、专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前门机务段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滕领导和大领导婉拒了邢段长先吃饭的邀请,直奔前门机务段工作室,邢段长只能让把食堂把饭菜热上。
李爱国接到部委的电话,心中有些疑惑了,航空部门怎么注意到了超声波探测器。
等看到跟随航空大领导一块过来的齐教授,李爱国这才明白了过来。
“爱国同志,这事儿是齐教授自作主张,不过还请你不要见怪啊,这东西对我们航空实在是太重要了。”
航空大领导开了口,李爱国连忙挺直胸膛说道:“领导,能够帮上忙,是我,是我们工作室的光荣。”
“那好吧,先看看测试情况。”航空大领导是行伍出身,讲究的是雷厉风行。
野生汽车专家和宗先锋将超声波探测器安装好。
两人对这种情况已经麻木了,见怪不怪了,知道这肯定是好事情,干劲非常足。
领导和专家们目不转睛的盯着整个实验过程,南飞的苏总工还参与到了测试中,时不时问了几个问题。
“爱国,这玩意能不能用在航空材料的检测中。”
“应该可以,只要经过校正,完全可以对飞机发动机叶片、机身结构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测。”李爱国并不是夸口。
在后世飞机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就是超声波探伤技术,这也是李爱国花费大功夫搞出来的真正原因。
原本想着慢慢把这技术推广出去,没想到对方竟然找上门了。
随着实验进度的增加,现场领导和专家们脸上的喜色越来越浓。
等看到苏工将从航空方面带来的金属进行了测试,确定里面存在裂缝后,所有人已经笑容满面了。
工作室的人更是激动的攥起了拳头。
航空大领导走上前:“爱国同志,这次你可是帮我们航空方面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苏总,这次你放心了吧,哈哈。”
苏总此时已经激动得脸色赤红了起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开口:“太激动了,让大家伙见笑了,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东西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可以说,这东西有可能挽救了我们的一个重大项目,改变了我们造飞机的历史。”
此话一出,除了滕领导和航空方面的人之外,现场其他人都有些震惊了。
就连李爱国都开始猜测,现在航空方面急需这东西,是不是什么飞机要量产了。
只是这种事是高度机密,李爱国也不方便询问。
苏总工考虑到保密,并没接着说下去,而是看向李爱国问道:“爱国同志,要是把超声波改造成能探测航空金属材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大概一个星期吧。”改造的难度不高,李爱国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时间。
“好好好,这一个星期,我就住在这里了。”苏总工点点头。
李爱国:“.”
前门机务段有了齐教授,再加上一个苏总工,现在好像变成了飞机厂!
李爱国对于苏总工愿意加入到改造中倒是很欢迎。
安全科的陈方友科长此时却站了出来。
看到他走出来,邢段长就意识到不妙。
这人是个老古板,以前因为摩托车的事儿还跟李爱国较过真。
要不是李爱国造出了安全头盔,他肯定不能同意摩托车量产。
现在出来肯定没好事儿。
邢段长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陈方友直接当着所有领导的面提出意见:“领导,我们现在正在商量超声波探测器量产的事情,巡线车间那边急需这批设备”
他的话没说完,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邢段长板起脸训斥陈方友:“咱们现在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机务段,而是全国这一盘大棋,咱们从其他部门也得了不少好处,现在有了成果,就想着敝帚自珍了?这种山头主义要不得。”
陈方友也意识到不妥,连忙闭上了嘴巴。
在场的领导,包括滕领导和航空方面的领导,并没有批评陈方友的意思。
毕竟线路安全也很关键,不能因为要帮助其他部门,就枉顾了线路安全。
陈方友敢于当着这么多领导面站出来,足以说明他是把安全放在了心上。
齐总工接话道:“这位领导,你放心,我会带着技术员来这边,不会耽误你们太多的精力。”
李爱国也表了态:“改造工作和量产工作并不冲突,实际上航空方面可能还能帮咱们解决大麻烦,我看改造工作和量产工作可以共同进行。”
大家伙再次热烈鼓掌,苏总工和陈方友尤其起劲儿。
滕领导最后做了总结:“嗯,这次的研制很成功,既然齐总工来到这里,无论如何,也要满足齐总工这边的要求,大家伙一起努力,共同为我们的战鹰排除隐患。”
滕领导有些自豪了。
工作室是他亲眼看着建造起来的。
李爱国是他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
自家的孩子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