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人选 (第3/3页)
明白?陛下正在气头上呢。要是不随着陛下的意思来说,闹不好陛下直接动用锦衣卫抓人你又如何?至少眼下虽是严查,但还是以三司为主,至多也是监察司和警察司介入,而非锦衣卫。”
“而且此案不小,终究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要不然陛下怎能善罢甘休?前些时候外面可是有不少传闻,想来子微也听到一些,如放之任之,万一陛下一怒之下动用厂卫掀起大案,难道子微你就不担心出大事?”
“这……。”杨嗣昌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洪承畴摇摇头,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接着也不再说什么,迈着四方步就朝着内阁方向而去。
杨嗣昌眉头紧蹙,望着洪承畴的背影愣神许久,最后一咬牙就跟了上去,等回到内阁他也没再和洪承畴讨论此事,到了自己的办事房后彷如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忙碌了起来。
黄河决堤案很快就由三司连同监察司、警察司组成了专门部门,同时派钦差前往淮北调查此案。当消息传出后,满朝皆是大哗,谁都没想到淮北黄河决堤一事居然会有如此内幕,不少官员听闻心中惶惶不安,有的曾经在淮北任职,知道此事的来源,有的虽然没直接卷入此案,但在之前因为利益或者同僚情面上装聋作哑给于照顾,还有的本就是当地士绅大族和官宦世家出身,这件事和他们脱不了关系,当知道皇帝为此雷霆大怒,动用三司严查此案后,谁能心安?
这些人心里怕的要命,生怕查来查去最后查到自己头上,更担心皇帝借此机会对朝廷进行清洗,如此一来身家性命难保。不过也有人幸灾乐祸甚至蠢蠢欲动的,觉得这件事既然是这些人的问题可同样也是自己的机会。
朝堂包括地方的官职都是有数的,一旦这些人因此丢了官职,那么不等于自己就有了机会?一时间打着各种算盘的人数不胜数,一个个钻着脑袋想一切办法为自己钻营,力图在此案中不受牵连甚至因祸得福。
而这时候,远在福州的阎应元还不知自己已经升官了呢,作为福州知府,在洪承畴离任后,福州恢复到了之前由布政司衙门负责地方事务的格局,不过阎应元这个知府的权力依旧不小,而且他这个知府和普通的知府不一样,不仅掌控着福州的民政,还兼管一部分军务,尤其是被拆分后重组的南洋海军方面,阎应元依旧拥有部分监督之权。
这几年来,随着海贸大开,再加上郑氏集团的瓦解,福州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海峡对岸的小琉球的开发更让福州有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福建这个地方本就是山多地少,光靠种地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为了生活福建人自从宋朝时期就多有出海者,在海上打拼以搏一条出路。这也是福建这个地方多出海盗,福建人几乎遍布南海的缘故,而现在大明的政策改变后,福建这个地方彻底解除了海禁,依靠着港口便利和海运外贸的机会,再加上福建又特产茶叶,阎应元敏锐看到了这点,一力主持和推动了此事,使得福州府越发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