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第1/3页)
宗长老一连讲了三个小时,完毕后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散去,而宗长老则一一点首。
等人走得都差不多了,还有几个仍然在院子里站着呢,显然还有问题想请教,其中就有何考。
宗长老则摆手道:“你等且去……何考,你留下来。”
没管其他人的好奇之色,宗正只单独留下了何考,和颜悦色道:“你怎么也来了?”
何考站在阶下答道:“有高人指点,说您老今日在此开讲,我也想向您请教。”
宗正笑呵呵地抬手去拿案上的茶杯:“你想问我什么?”
何考见那茶杯已经快空了,赶紧迈上台阶拿起壶倒上:“我想请教‘先破妄后破关’之道。”
宗正放下了杯子,抬眼看着何考道:“上次当面请教我这个问题的人还是梅谷雨,看来你与她的关系不错,她也指点你来问我?”
这倒是个有趣的误会,指点何考来此的并非梅谷雨,而是比宗正还要高两辈的术门祖师赵三金。但何考并没有解释,只是很认真地静待下文。
宗正又接着说道:“五阶圆满后欲证六阶修为,须破妄成真,这一关古时又称梦生之境,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破关后可称大成。
如何破妄,无任何捷径可言。自古师尊也不会多言更不会多问,一旦有具体指点,哪怕是向弟子讲述自己当年的破妄经历,也难免令弟子生出见知之障。
我当年破妄,确实与他人稍有不同,那年已四十七岁,并不被同门看好,哪怕能破关成功,可能也消耗甚剧。
但事后来看,我这一关却过得很轻松,宛若无碍。
其实我当初证入妄境之时,并不知身在妄境,只是行事如常而已,所以师尊说我是先破关后破妄。
所谓先破关再破妄,恐怕比妄境中堪破更难。它在于你早有真人心境,只是修为尚未到火候,待五阶圆满可以迈出那一步后,自然而成。
这其中没有什么捷径巧思,更无什么心法点拨,只在于你是什么人,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我且问你,今日所讲的重点是什么?”
说到这里宗正终于喝了一口茶,他那杯子很小,就跟喝酒似的一口干了,何考赶紧再倒上道:“重点是子学之格物致知,但和我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宗正:“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怎么还教这个?”
何考:“自己找书看的。”
宗正:“儒家之子学,远不是我这一个下午能讲明白的,我也只勉强讲了我所看到的格致——人如何拥有认知、又如何去检验认知?
我并非儒学家,但很多人都叫我宗夫子,望气术看的同样是人与人。”说到这里,宗正又问了一句很莫名的话,“你带表了吗?”
何考:“没有,我只带了手机。”
宗正:“手机能看时间,也算是带了。有表的话,就可以不迟到了吗?”
何考:“那倒不是,该迟到的人还是会迟到。”
宗正:“那么意义何在呢。”
这是一个很老笑话了,没想到宗正会在此时问起,何考也没有抖机灵,老老实实给了原版答案:“至少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